2017年,通遼市計劃整合投入各類資金45億元,扶持3.5萬貧困人口實現可持續脫貧,力爭貧困人口年人均收入增幅超過15%,確保開魯縣、扎魯特旗兩個區貧旗縣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現象并摘帽。截止5月,全市整合到位各類扶貧資金24.5億元,完成全年總投資的56%,目前各項工作穩步開展。
一是加大脫貧產業實施力度。大力發展現代農牧業,深化農牧業供給側改革,調優糧經飼三元結構,在貧困地區新建高產高效節水農田5萬畝,種植特色經濟作物25萬畝、優質飼草13萬畝。扶持2.1萬貧困人口發展肉牛養殖和母牛繁育產業,養殖基礎母牛2.4萬頭。扶持165個村、3300戶發展庭院經濟,扶持15個嘎查村、300戶貧困戶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在7個旗縣市區具備發展條件的行政嘎查村發展電子商務產業,采取“銀行提供金融貸款+貧困戶入股+企業分紅”的資產收益方式,帶動150個貧困嘎查村、3000戶貧困戶增收。
二是抓好易地搬遷脫貧。整合各類資金2.12億元,對3530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搬遷,統籌規劃水、電、路、氣、網等配套基礎設施和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并將易地搬遷與產業脫貧相結合,投放金融扶貧貸款,扶持有勞動能力貧困人口通過發展肉牛產業實現脫貧。目前已進入招投標階段。
三是全面落實健康扶貧措施。全面落實自治區健康扶貧指導意見,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落實免費健康體檢。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各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就醫和大病保險報銷起付線降低50%,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在同級別醫療機構再次住院的,取消起付線。在旗縣級及以下定點醫療機構就醫、門診特殊病、慢性病報銷比例提高10個百分點。推行各級診療機構健全貧困人口分類救治和實現在旗縣定點醫療機構先診療后付費的結算機制;積極推行家庭病房、大病救助等政策措施,確保貧困病人及時得到治療和救助。截至6月初,完成免費健康體檢36327人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院醫療保險核銷5741人次,累計報銷金額2062萬元。
四是進一步落實教育扶貧措施。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在校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中職學生提高補助標準。對在本市范圍內在校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小學生每生每年180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2000元,高中、中職每生每年2400元。從2017年開始,執行自治區資助政策,將城鄉低保家庭(孤兒)考入普通高校新生入學資助政策(本科生每人4萬元、??粕咳?萬元)覆蓋到所有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新考入普通高校學生。
五是完善社會保障兜底政策。根據自治區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指導意見的要求,將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社會保障兜底扶持范圍,實現應保盡保。
六是強化組織領導。成立脫貧攻堅指揮部,進一步明確重點任務和工作職責,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組織保障。進一步明確旗縣黨政主要領導的第一責任,建立了廳級領導包旗縣,處級領導、市直單位包鄉鎮,嘎查村、各級干部包聯貧困戶的三級包聯體系,抽調選派近1萬名各級干部,組成1851個駐村工作隊,充實到基層一線,實現了貧困戶幫扶責任人全覆蓋。全力做好駐村工作隊各項保障措施,對駐村工作隊員工作期間生活待遇、經費保障、生活補貼及其他后勤保障工作做了明確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