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財政局在規劃、選、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時,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各項目旗縣區特色產業優勢,用補短板、優化結構、提升效益三項措施,實現“小產業”的“大發展”。
一是做大基地,補充短板。對各項目旗縣區的優勢特色農產品和加工品中市場需求大于基地產出的,重點解決基地的基礎設施制約。按照建高標準農田的標準改造基地,如“小香米”基地、“紅辣椒”基地、“專用薯”基地等。
二是做優品質,優化結構。對于部分品種老化、品質較差、市場競爭力不強的特色農產品,采取選用良種、推廣配套先進技術,建設高標準種苗基地來優化品種結構,提升產品品質。如“紅辣椒”品種提純復壯、“后旗紅”馬鈴薯的脫毒純化等。
三是做深加工,提升效益。對生產加工能力不足的產業,重點扶持經營主體加強儲藏、加工、冷鏈設施建設,促進基地產品就地初加工、深精加工及綜合利用加工協調發展,如清水河“小香米”谷草加工顆粒飼料,主副產品都得到加工利用,每畝地谷草部分純增值200元,有力地推動了當地肉羊產業降低飼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