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臺州市出臺人才新政三十條。這是臺州歷史上力度最大、系統性針對性最強的人才制度創新。新政著眼臺州“十三五”發展的人才需求,聚焦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多項政策全省首創或率先探索,單項資助額最高1億元。
一是打造全周期服務鏈。針對高層次人才初創企業存在的困難,提出了辦公場地、土地保障、銷售額獎勵、知識產權保護、創業培訓、配備創業服務專員等14個方面的一條龍扶持和服務措施。創業項目在啟動階段,對國際一流團隊和頂尖人才領銜的重大項目,經評估后給予最高1億元資助。對直接認定的新引進頂尖、領軍、高端人才創業項目,分別給予最高800萬元、500萬元、300萬元資助。
二是全省首創或率先探索。率先開展企業人才工作積分制探索,將企業人才總量、人才績效貢獻、人才投入等指標進行量化折算,并率先開展企業高層次人才自主認定試點工作。率先建立企業人才補充養老保險(商業保險),為在企業工作滿5年的高層次人才繳納最高100萬元的補充養老保險,5年一輪,人才在退休后方可領取。對通過獨資、并購等方式在境外新建立的重點實驗室、研究院、研發中心等科研人才創新機構的,給予最高1000萬元補助,扶持方式全省首創,力度全國前列。
三是積極發揮企業主體作用。設立企業人才引進年薪補助和智力項目引進資助,對于企業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按照人才年薪的60%,給予最高100萬元的補助;引進外國專家智力項目的,給予最高10萬元資助;獲得國家、省級引智項目資助的,再給予1:1配套資助。給予引才工作經費補助,企業參加政府組織的重大海外引才活動,給予最高5萬元補助。“千人計劃”申報人選通過初評的,給予用人單位10萬元工作經費。
四是傾力扶持人才集聚平臺。提出“兩類平臺同步推進,引進培育兩條腿走路”的人才措施,對引進的孵化機構給予最高300萬元資助,屬于海內外知名孵化機構,并能為臺州帶來顯著經濟效益的,一事一議。給予跨境人才項目孵化器最高100萬元/年資助。 在創新平臺建設上,對于大院名校在臺州建立獨立創新機構,本地高校和醫院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共建創新研究院(所)的,分別給予6000萬元、5000萬元的資助。引導企業高校積極創建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重點企業研究院等平臺,給予1:1配套資助。
五是引進人才和本土人才一視同仁。既要引進金鳳凰,又要用好本地臥龍,確保創業扶持和生活保障一視同仁。凡是攜帶創業項目在臺州落地,符合條件的均可享受創業資助;市內企業在境外上市、借殼上市后將注冊地遷回臺州的,與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創業企業同等享受上市股改的相關補助;本土創新型小微企業,也能享受貸款貼息、稅收貢獻度獎勵等扶持措施。未享受住房優惠政策的人才,以貨幣化方式解決住房問題,按照不同類別享受30-300萬的房票補貼;同時享受培養培訓和住房公積金貸款、年度貢獻獎勵等優惠生活待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