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成市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持續加大支農資金投入,轉變資金投入方向,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著力培育現代農業發展新動能。
一是立足調結構,著力發展特色高效農業。投入資金4050萬元,支持優勢主導產業發展。新建現代蘋果高標準種植基地2000畝,優質蔬菜標準化基地200畝,改良提升蔬菜標準化生產2100畝,優化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促使農業產業結構逐步由傳統低效向優質高效轉變。
二是立足可持續,著力推進生態農業建設。投入資金1310萬元,支持農業清潔生產。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新建大型沼氣工程2處4000立方米,新發展“畜-沼-果”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基地500畝;實施耕地質量提升計劃土壤改良修復工程和地膜污染防治工程,有效解決高強度開發造成的地力下降、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
三是立足促融合,著力發展農村新產業。投入財政資金1050萬元,強化融合發展理念,開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探索具有榮成特色的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模式和路徑;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產業,培植集創意農業、農事體驗、生態休閑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創建鄉村旅游示范點,鼓勵實行標準化管理和捆綁式銷售。
四是立足提質量,著力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投入財政資金510萬元,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加強農業投入品源頭監督,完善農業投入品監管信息平臺,實現240家農業投入品銷售門店農藥實名購買一卡通全覆蓋;新建農產品質量追溯點20個,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