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構建PPP模式所需的社會信用體系,到政府財政儲備具有預期收益吸引力的優質項目,再到利益分配、風險承擔等核心邊界條件的細節化設定,科左后旗從過去項目的主導者,變為項目的引導者、合作者,無一不讓社會資本投入者感受到其合作的誠意。
一、抓好制度落實。嚴格落實上級要求的相關制度規定,確保PPP項目主要環節依規運行。同時,借助財政PPP管理部門和社會咨詢機構力量,為項目單位提供全方位的業務指導和技術支撐。
二、做好項目示范。由于PPP模式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科左后旗確定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場兩個PPP示范項目,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實施范例,確保適度放開,放而不亂。
三、開展評估論證。逐步推開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對涉及財政補貼的項目和示范項目開展評估論證,在總結經驗、條件成熟的基礎上對所有項目開展評估論證。
四、加強實務培訓。積極參加全市PPP專業人員實務操作培訓班,提升PPP業務操作能力,確保在合作過程中少爭議,多共識。
五、完善扶持機制。一方面要積極爭取上級財政資金支持和技術支撐,另一方面要鼓勵和支持金融機構為PPP示范項目提供融資、保險等金融服務,視財力等給予項目前期費用補貼、資本補助等多種形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