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規范政府轉來有關經費報告的處理,不斷提升報告答復水平、提高報告辦結時效,主動為財政干部科學理財提供外部支撐,江西省吉安縣財政局在應對政府轉來經費報告時實現 “三做到”。一是做到文面統一、層次分明。該局要求報告辦結的字體、層次邏輯要符合《黨政機關公文格式國家標準2015》:報告標題用二號宋體標注;正文的排印只能用宋、黑、楷、仿宋四種字體,均用三號字印制。正文中只有一級小標題的,小標題用黑體字排印;有兩級小標題的,第一級小標題用黑體字排印,第二級小標題用楷體字排印;有多級小標題的,第一級小標題用小標宋體字排印,第二級小標題用黑體字排印,第三級小標題用楷體字排印,第四級小標題用仿宋體字排印。文中結構層次序數依次用“一、”、“(一)”、“1.”、“(1)”進行標注。該局還要求在語氣上做到委婉、不生硬;在語句上要做到精練、不啰嗦;在段落處理上做到明朗、不呆板,對文字表述時要根據內容的輕重緩急進行分段處理,杜絕一個經費報告一個段落到底,在文面統一的基礎上實現版式活躍。二是做到條理清晰、依據充分。在對政府轉來報告進行答復時,該局要求應有明顯的答復邏輯和具體的事例對比。首先在報告答復中應有“政府轉來《關于……的報告》已收悉。”、“經核(經了解),”等相關語句(詞語)的表述,明確鄭重其事答復報告;其次在對財政資金提出分配或拒付意見時,應做到依據充分或據實據理說明:要么是有上級部門的有關政策或相關文件要求、要么羅列市內其他縣市區的同類情形處理意見、要么通過對近年來發生此項經費進行縱向對比,在資金安排上既做到錙銖必較又讓來文單位心服口服。三要做到強化責任、限時辦結。有效明確責任主體,該局要求報告答復人對報告文面、文稿校對等方面工作實現文責擔當,為方便縣政府辦對報告未盡事宜的對接,要求在報告文面底端打上“聯系人:×××單位(股室)×××”和“聯系電話:×××”。建立限時辦結制:對一般批示件或一般資金報告在3個工作日內辦畢;對情況較復雜的批示件應在5—7個工作日內辦畢;緊急批示件應在當天辦畢;對一時不能答復的應分別向局分管領導和主要領導報告并與來文單位做好解釋工作。在報告答復完畢后,標注好答復單位和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數字將年、月、日標全,年份應標全稱,月、日不編虛位。(鄒建炘)
(江西省吉安縣財政局 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