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自治區財政廳印發《2017年自治區財政廳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要點》,就全年干部教育培訓工作進行部署。按照要點明確的全年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2017年,財政廳將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和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認真落實《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圍繞新一屆廳黨組就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著眼于深化改革新目標,致力于發揮培訓新功能,服務于干部成長新要求,進一步調整工作思路重點,精準實施一批高質量、有特色的培訓項目,使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緊跟財政改革發展,融入干部隊伍建設,貼近干部實際需求,為新形勢下的當家理財工作提供平臺支撐。
一是旗幟鮮明狠抓黨性教育。財政廳將深入把握新時期財政干部隊伍狀況和特點,將黨性教育貫穿于干部教育培訓全過程各方面,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作為重中之重,統籌開展黨章、黨的宗旨、黨規黨紀、革命傳統、黨風廉政建設等教育培訓。在百色干部學院舉辦全區財政系統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暨黨內法規專題培訓班,在各類業務、綜合及崗位培訓中優先安排黨性教育課程。注重學原著學經典,把抽象的理論講清楚,把深刻的道理講明白,幫助財政干部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二是統籌兼顧推進業務培訓。認真貫徹執行2017年干部教育培訓計劃,以財稅體制改革特別是預算管理改革、國庫管理改革、財政支農政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政府債務管理、國有資產監管、政府購買服務等業務培訓為重點,實施好廳長辦公會確定的10個財政政策類培訓項目和28個財政專項工作類培訓項目,落實好關禮廳長就2017年培訓計劃提出的六點實施意見。強化培訓工作“一盤棋”管理,嚴格執行年初計劃,遵循財政工作規律,分步做好統籌安排,配合相關業務處室在計劃執行、進度把控、師資推薦、規模控制、經費核撥、班級管理等方面加強跟蹤與服務,強化項目執行監督,確保培訓計劃執行嚴肅性。
三是按需施教辦好崗位培訓。立足于財政干部多元化培訓需求,認真實施好廳長辦公會議確定的13個崗位與綜合素質類培訓項目。突出差異性與個性化特點,針對不同干部群體有針對性地安排體現綜合性質、崗位特點、群體差別的培訓內容,克服隨意性和盲目性。崗位類培訓班突出職級差別,有針對性設計培訓內容,著力完善培訓課程體系;知識更新類培訓班突出前沿性特征,重在邀請一流名師,把好內容和師資關;新錄用人員、財政培訓師資和人事教育管理者培訓班遵循“急用先學”,突出實用性,追求有效度;基層干部培訓在突出知識更新和技能傳授的同時,強化橫向業務交流,注重探討解決問題。
四是彰顯特色開展專項培訓。積極參與財政文化建設活動,針對全區財政干部開設“財政大講堂”專題系列講座,邀請財政部司局長、廳領導以及區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到我廳授課,并通過視頻培訓延伸到市縣。針對全廳35歲以下青年財政干部實施“財政青年沙龍”項目,邀請部分優秀年輕處級干部或業務骨干上講臺,與青年干部開展交流,并以此為契機在全廳范圍內樹立先進標桿。在英國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機制體制完善及財政管理”培訓項目,突出培訓主題,優化課程設計,強化跟蹤管理,嚴格外事紀律,確保取得實效。
五是強化跟蹤完成績效培訓。對照區直機關績效考評共性指標就干部培訓提出的各項要求,認真落實《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以及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自治區公務員局明確的目標任務,重點圍繞處級干部脫產學習110學時(網絡學習50個學時)、科級干部96學時(公務員和參公人員網絡學習15個學時)、事業編制和專業技術人員公需科目網絡學習9學時等指標要求,完成好干部初任培訓、任職培訓、專題培訓等各類干部調訓和選學任務。以我廳干部培訓網絡平臺升級改造為契機,促進在線學習和面授培訓互補融合,強化網絡培訓完成績效目標。
六是多措并舉推進基層培訓。按照中華會計函授學校的部署,聯合相關職能部門,調動基層財政部門積極性,抓好基層財政人員培訓和財政支農政策培訓,促進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落實和基層財政財務的規范管理。積極創新思路,主動延伸服務,按照“上級搭臺、市縣唱戲、集中管理、經費自擔”的模式,將部分市縣分散的培訓需求集中起來,形成規模和成本優勢,搭建自治區級的聯訓平臺,組織有關市、縣財政干部舉辦知識更新聯合培訓班,統一進行組織調度、培訓設計、課程安排和班級管理,進一步拓寬基層干部視野,提升理財能力。
在抓好上述六個方面培訓工作的同時,財政廳將把學風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從嚴從實抓好學風建設,將在各類培訓中實施更加有力的班級管理,通過強化組織督導,推行自行管理,完善班委架構,明確責任擔當,嚴肅培訓紀律,切實加強學員管理,確保良好的學習秩序,樹立良好的財政干部形象。同時,進一步健全培訓考核評價機制,加強對干部學習培訓情況的考核評價,深入考核干部在培訓中的學習態度、學習成果、學風等情況,將學習培訓情況與年度考核、干部使用、績效考評相掛鉤,形成行之有效的干部培訓約束與激勵機制,進一步提升培訓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