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突出謀要務,支持地方發展有作為。加大財政資金使用力度,有效盤活資金,提高資金使用績效;強化政府性債務管理,嚴格實行限額管理,防范債務風險;為70家企業提供免息調度資金,減輕企業負擔5000萬元;支持企業上市和研發創新及創業獎勵資金1700萬元,發放小額創業貸款1475萬元,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做出積極努力。
二、積極推改革,創新理財機制有進展。啟動實施了以“劃分收支范圍、核定收支基數、差額轉移支付、收支自我平衡”為主要內容的新一輪鄉鎮財政體制;及時出臺《秭歸縣政府購買服務管理辦法》,將政府購買服務范圍擴大到教育、醫療、文化、體育、就業、住房保障等領域;率先開展村集體財務委托第三方機構代理試點,改進農村財政票據監管方式,實現全縣新農合、新農保“兩金”征收全部發票機打。
三、著力強監管,提升用財績效有亮點。推動預算績效評價提標擴圍,全年開展績效評價資金8.06億元,同比增長52.08%;開展全縣土地整治申報項目和易地扶貧搬遷項目預決算評審,審減資金2700多萬元,審減率達到7.72%;首次實行以主管部門匯總公開部門預算的模式,公開部門預算66個,預算公開面100%;先后對197個單位開展了監督檢查,查出違規資金141.8萬元,糾正違規資金114.71萬元。
四、盡力補短板,增進民生福祉有保障。本著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線的財政責任,全年民生支出達到23.29億元,占總支出的75.53%,較好地保障了涉農、涉教、涉保、涉醫等事業支出;本級預算安排扶貧資金6500萬元,統籌整合財政專項資金逾9億元,其中23個整村推進重點貧困村整合資金5.93億元,為完成階段性脫貧攻堅目標提供了財力支撐。
五、凝神抓黨建,落實主體責任有成效。忠實履行黨建工作主體責任,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履職盡責督促檢查和人大專項評議工作。履職盡責督促檢查綜合評議得分在13個縣直參評單位中名列第一,“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工作受到省委第三督導組充分肯定,被宜昌市委表彰為“先進基層黨組織”,二十多項綜合業務工作受到省市縣級黨委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