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部分券商被傳“不得棄購新股”,有的股民打新中簽之后,連放棄繳款的機會都沒有,資金就被強行劃扣。其實,面對券商這樣的“霸道”行為,股民有很多種方法可以自保。諸如,在收到券商中簽短信的次日收盤前,把剩余可用資金全倉買入類似工商銀行等超級大盤股,在第二天開盤選擇賣出,基本可以逃避虧損,說不定還有盈余。也可以選擇購買交易所國債。
中簽之后不想認購,雖然有違契約精神,但是畢竟符合交易規則,券商強行扣除繳款資金是典型的“霸王”行徑,但投資者也沒辦法訴諸公堂,那么有什么好辦法可以避免券商強行扣除打新資金呢?
第一,投資者盡量不要在股票賬戶保留現金余額,暫時不用的錢轉出到銀行卡保存。買股票前再轉入資金,沒有余錢就沒辦法扣留,這是最直接的辦法。
但是對于部分投資者來說,在某一天賣出了股票卻沒有買入新的股票時,此時的資金當日不能取出,只能留在賬戶中過夜,此時假如剛好中簽了不想認購的新股,資金就會被強行扣除。所以有了第二個應對措施。
第二,投資者可以在收盤前買入工商銀行這類高價值量藍籌股,這樣就讓券商沒有錢可以扣除,雖然這種操作涉及到需要繳納0.1%的印花稅,但畢竟獲得了打新市值,同時如果把握好價格,多賣1分錢就能賺出交易成本。此外,非常在意交易成本的投資者,也可以選擇買入流動性很好的交易所國債,這樣交易成本就會大幅下降,同時也占用了資金,不會被強行扣除,但卻失去了打新市值。
如果是使用了融資融券的投資者,也可以在收盤前手動操做用資金歸還融資,這樣也能讓券商無錢可扣。
第三,投資者還可以分賬戶進行打新,例如投資者可以選擇在一家券商分別開立融資賬戶和普通賬戶,在融資賬戶中進行日常交易,申購新股則在普通賬戶之中進行,那么普通賬戶中簽新股,融資賬戶的錢不能用于繳款,這樣也能避免券商強行扣除。
第四,還有一個終極大招,更換券商,投資者尋找不扣除打新資金的券商開戶進行交易,畢竟扣除打新資金屬于券商的自主行為,并非所有券商都是這個思路,那么投資者更換券商也能達到效果。
但是本欄也想提醒投資者,在新股發行的歷史長河中,破發并非常態,獲利才是大概率事件,現在新股不斷破發,未來的新股發行價格也一定會隨之下降,投資者也不要長期棄購,畢竟短期內棄購3次也會失去打新資格,投資者還是應該在申購前研究好公司的基本面,如果確實不想認購,最好不要申購,棄購乃不祥之物,不得已而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