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3月24日訊(記者 郭偉瑩) 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2021年度人身險公司互聯網保險業務經營情況分析報告》、《2021年度壽險電話營銷行業經營情況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21年度人身險電網銷業務呈現“一降一升”。其中,電銷業務同比下滑9.3%,網銷業務則同比增長38.2%。
從公司排名情況來看,電銷業務規模保費排名前十位的公司與2020年保持一致,名次和市場份額略有變化。網銷業務方面,與2020年相比,規模保費排名變化較大。其中,中國人壽取代人保健康進入前五,工銀安盛人壽、人保健康和平安人壽排名均出現下滑。
電銷業務同比下滑9.3% 中宏人壽同比增速超80%
報告顯示,2021年共有21家人身險公司經營壽險電銷業務,其中中資公司12家,外資公司9家,與2020年底一致。2021年壽險電銷行業累計實現規模保費123.3億元,較2020年同比下滑9.3%。
從規模保費增速情況來看,與去年相比,有5家公司實現規模保費正增長,較2020年增加了3家,其中,國華人壽和中宏人壽2家公司規模保費增速較快,達80%以上。
從規模保費排名前十位的公司情況來看,平安人壽和招商信諾人壽已連續五年穩居前兩位;排名三至十位的公司與2020年保持一致,但名次和市場份額與2020年相比略有變化,其中太平人壽自第五位升至第三位,北大方正人壽自第九位升至第六位。
網銷業務同比增長38.2% 人保健康退出網銷排名前五
報告顯示,2021年共有60家人身險公司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較2020年減少1家。2021年,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累計實現規模保費2916.7億元,較2020年同比增長38.2%。
從規模保費增速情況來看,35家公司規模保費實現不同程度正增長,其中,中銀三星人壽和中華聯合人壽增幅最大。
從排名前十位公司的情況看,與去年相比,排名和市場份額均出現了一定的變化,中國人壽取代人保健康進入前五,泰康人壽、人保壽險和合眾人壽取代太平人壽、平安健康和弘康人壽進入前十,工銀安盛人壽、人保健康和平安人壽排名均出現下滑。
2021年,互聯網人身保險市場前三大、前五大和前十大公司的規模保費市場份額分別為28.9%、45.2%和73.4%,市場集中度仍然較高。排名第一的中郵人壽,累計實現規模保費334.8億元,市場份額占比為11.5%,較2020年下降6.5個百分點;其次是國華人壽,兩者合計市場份額占比為20.2%,較2020年下降10個百分點;排名三至六位的公司,市場份額在7%至9%之間;排名七至十位的公司,市場份額在3%至7%之間。
年金險仍為電銷主力險種 互聯網健康保險實現“七連漲”
報告顯示,2021年,壽險電銷產品結構持續調整。年金保險累計實現規模保費70.5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10.7%,占比為57.2%,仍為主力險種。人壽保險實現規模保費22.7億元,較去年同比下滑20.6%,占比為18.4%,較2020年同比下降2.6個百分點,但仍為第二大險種。健康險實現規模保費18.1億元,較去年同比下滑32%,占比為14.7%。意外險實現規模保費為12億元,較去年同比下滑29.8%,占比為9.7%。
另外,自2019年起,在壽險電銷其他險種增長乏力情況下,年金保險保持平穩持續增長。2021年,壽險非養老年金保險實現規模保費68.6億元,較2020年同比增長10.5%,養老年金保險實現規模保費1.9億元,同比增長18.8%。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2021年,壽險電銷行業銷售人力持續下滑。截止12月末,總銷售人力為52307人,較2020年底同比減少18.7%。
網銷業務方面,2021年,互聯網人身保險產品結構持續調整,各類險種占比也出現一定的變化。其中,人壽保險仍為主力險種,占比為65.1%,較去年同比上升近10個百分點;健康保險取代年金保險成為第二大險種,占比為18.9%,較去年同比上升1.1個百分點;年金保險占比為14.2%,較去年同比下降9個百分點;意外險占比為1.8%,較去年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
從保費規模來看,人壽保險實現規模保費1899.3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61.8%;健康保險實現規模保費551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47%;年金保險實現規模保費414.3億元,較去年同比下降15.5%;意外險實現規模保費52.1億元,較去年同比下降28%。
2021年,互聯網健康保險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實現連續七年穩定增長,且在互聯網人身保險中的占比不斷提升。其中,費用報銷型醫療保險累計實現規模保費347.8億元,同比增長51.8%,占互聯網健康保險總規模保費的63.1%;重大疾病保險實現規模保費120.7億元,同比增長38%,占比為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