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旗下工業富聯(601138.SH)一直備受資本市場矚目,而今再因計劃巨資購買理財成為大眾焦點。
3月22日晚間,工業富聯發布2021年年報,披露將斥資476億元購買理財和結構性存款。正因此舉,工業富聯被稱為最“壕”A股上市公司。股價不振,工業富聯“寧肯買理財也不回購股份”激起股民熱議。工業富聯3月23日再發公告稱,擬于未來三個月內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加快回購公司股份,預計回購金額不低于5億元,累計完成回購總金額不低于8億元。此前,工業富聯已回購了超3億元的股票。
截至2022年2月28日,工業富聯通過股票回購專用證券賬戶在二級市場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已累計回購股票2777.29萬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0.14%,回購股份的交易區間為11.01元/股-11.60元/股,支付總金額為3.14億元。
爭議始末
在3月23日舉行的年報業績媒體交流會上,工業富聯首席財務官兼董事會秘書郭俊宏回應稱,全球經濟正面臨通貨膨脹、經濟周期性波動等風險,公司相關財務安排旨在提高資金使用率,對沖宏觀風險。
上市公司使用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屬常規操作。據同花順數據,截至3月22日,年內共有超過630家公司宣布購買理財產品,合計金額2449億元。其中,中信證券購買理財產品金額高達80億元。工業富聯此次計劃購買理財的金額遠高于其他上市公司。
工業富聯的貨幣資金充足。截至2021年年末,它的貨幣資金高達828.11億元。
“對工業富聯這樣的公司而言,充足的資金應該用來開拓新業務,這是上策;而像阿里這樣能大手筆回購,提振士氣的同時還提升股價,這是中策。”有市場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最尷尬的是買理財,可工業富聯卻偏偏選擇了下策。”
對于未來發展,工業富聯在年報表示,一方面縱向深度上,將鞏固在電子信息制造行業的領先地位;而另一方面的橫向拓展產業布局上,就強調了將在半導體、新能源汽車、元宇宙以及工業互聯網領域牢牢把握機會,開創第二增長曲線。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方面,工業富聯稱將繼續聚焦電驅、車聯網、雷達、ACU、控制模塊、工業互聯網,推動新能源汽車輕量、省電和智能化發展。圍繞該領域,2021年工業富聯已完成了對恒驅電機的收購;與創新金屬就鋁合金技術開展合作,致力于新能源汽車輕量化;牽手全球半導體龍頭恩智浦,合作開發智能座艙。
股價“出道即巔峰”
工業富聯,定位于智能制造及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服務商,主營業務包含云計算、通信及移動網絡設備、工業互聯網等。
2018年6月8日,工業富聯登陸A股,股價上演“出道即巔峰”,上市之初在摸高25.78元/股之后就一路走低。期間雖有反復,但自去年5月6日以來,該公司股價就一直處破發狀態,在不久前更創出9.42元/股的歷史新低。不到4年時間,它的股價較13.77元/股的發行價已縮水超三成。
來源:雪球
年報數據顯示,工業富聯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4395.57億元,同比增長1.8%;扣非凈利潤為185.8億元,同比上漲13.4%。
其中,云計算、通信及移動網絡設備仍是公司營收大頭,占營收比重分別是40.4%和58.9%,但兩項主業營收同比增長均不足2%。工業互聯網業務被工業富聯視作轉型的重要一環,經多年布局,去年營收同比增長16.92%,但對業績貢獻仍十分微小,僅占總營收的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