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曼斯
通訊員 黃勇
3月16日,寧鄉市菁華鋪鄉陳家橋村,農家樂“新風庭院”后廚。
一大盆水汪汪、綠油油的白菜芽倒入鐵鍋,大火撩起熱油的溫度,菜葉很快炒熟。幾分鐘后,老板“嬌小廚”端著滿滿一碗青菜走出廚房。
“來咯,最后一道葉子菜!”她吆喝著向院子里涼亭走去。門外,食客被大片油菜花田包圍,仿佛置身金色的海洋。
抬頭是美景,低頭是美食,一行人喜不自勝,笑容滿面。從寧鄉歷經鋪街道趕來的劉女士說:“這幾年我都會來這里看油菜花,陳家橋的花連成了片,拍照特別好看。”
沿著她的目光遠眺,花海深處灑落著點點彩色——那是徜徉其中,不愿離去的游客。如今,正是油菜花盛開的時節,人們呼朋喚友,循花香而來,追趕最美花期。
每逢此時,“嬌小廚”便忙得不可開交。她一邊炒菜,一邊對記者說:“去年油菜花季,19天賺了8萬元。一整年,這段時間是最大的盼頭。”
“嬌小廚”原名胡嬌,因為人親和、廚藝出眾而得此昵稱。就在2年前,她還是一名家庭主婦。因陳家橋村貌大變,鄉村美景引來不少游客,她動了開農家樂的心思。
在村干部和親友鼓勵下,她辦起了“新風庭院”。這個小院能接待22桌客人,年利潤在18萬元左右。
錢包鼓了起來,胡嬌開始掏錢給村里做貢獻。“如果不是美麗屋場建得好,‘新風庭院’不可能有這么好的生意,我回報給村里是應該的。”她說。
陳家橋的油菜花也給其他村民帶來了豐厚回報。家住皂角灣屋場的潘偉紅種植了200多畝油菜花,是村里種植大戶。油菜花開時節,是他一年里最得閑的時候。站在花海深處,他捻住一撮花尖向記者介紹:“再過一個多月,等收了油菜籽,這些田就要開始種水稻啦!”
陳家橋村黨總支副書記付素清介紹,陳家橋村民齊心,整村都種油菜花,共有3000多畝。現在每公斤菜油能賣24元,供不應求,每畝利潤有1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