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從今年起,新能源汽車補貼開始退坡,導致上半年國內新能源市場出現了一定幅度的波動。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年初的中國電動車百人會2018年論壇上明確表示,“如果都堆到2020年年底一次性調整,企業壓力會很大,還不如分段調整,逐步釋放壓力,使大家能夠平穩度過補貼退坡的影響。”作為一種補償手段,下一步工信部將推進新能源汽車積分管理工作,擬通過財政補貼的方式完善對新能源車企的補貼。
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也表示,下半年將在新能源汽車投資和轉入清退上進一步探索。比如開展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清理規范,修訂《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優化產業布局和結構,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投資項目管理,探索在全國碳排放市場開展新能源汽車碳配額交易,建立市場化、法治化的長效激勵機制。從政策面來看,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后補貼”時代。
一些專業人士預測認為,隨著政策的調整,造車新勢力的熱度會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市場會趨于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