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公廁免費提供廁紙范圍逐步擴大。記者從市容環衛部門獲悉,目前崇明、虹口、普陀等8個區已實行全區域公廁免費提供廁紙,靜安、黃浦等6個區部分公廁免費提供廁紙。經過幾年實踐,公廁免費廁紙浪費現象得到改善,從技術手段上控制廁紙取用量也在個別公廁試點,西康路一公廁最近安裝了“人臉識別取廁紙”機器,同一個如廁者隔9分鐘才能再次取廁紙,機器一次只“吐”出80厘米長廁紙。
6個區部分公廁廁紙免費
本市現有2600多座公廁。無廁紙,有時讓如廁者很尷尬;有廁紙,尤其是免費廁紙,很好,卻可能遭到浪費。所以,公廁免費提供廁紙這兩年是逐步地、有選擇性地擴大范圍。最初從虹口區、靜安區延安中路840號等公廁開始試點。不料,延安中路840號公廁在免費提供廁紙最初的一段時期,平均一次如廁要用掉1.6米卷筒紙。好在經過一段時間運行,如廁者的行為習慣、素質慢慢培養起來,公廁保潔員說,現在浪費現象有了很大改觀。
市市容環境監測中心公廁管理科有關負責人介紹,最新的統計顯示,虹口、崇明、普陀、松江、青浦等8個區的全部公廁都已經免費提供廁紙,靜安、黃浦、徐匯等6個區的部分公廁提供免費廁紙。
記者走訪了靜安、虹口、黃浦的幾座公廁,發現免費提供廁紙,要么是出紙機安裝在廁所公共區域,要么擺放在保潔員的桌上,有的是“藏”在抽屜里,但在桌上會擺出類似“有免費廁紙”字樣的告示牌。
記者還注意到,郊區免費提供廁紙的公廁多于中心城區。該負責人介紹,對一個區來說,公廁可否免費提供廁紙、是全部還是部分,很大一個決定因素是財政支持,“別小看一張免費廁紙,中心城區公廁數量相對多,用廁量大,如果全部公廁免費提供廁紙,一年的財政支出還是相當大的。”據透露,虹口區80多座公廁,提供的是平板紙,一年財政支出就要幾十萬元。
“人臉識別取廁紙”防浪費
從技術上控制免費廁紙使用量也開始在公廁試點。近日西康路326號公廁安裝了“人臉識別取廁紙”機器,成為本市首個使用這類機器的公廁。記者在現場看到,機器安裝在廁所進門左側的墻上,如廁者站在適當距離,機器就會自動“吐”出一段廁紙,如要再次取紙,要9分鐘后。
公廁保潔員告訴記者,這個機器已經安裝了近2個月,一開始使用的人比較少,一個是沒有注意到,一個是不太熟悉怎么用,現在用的人越來越多,“一天基本上用掉1卷紙,一次‘吐’出來的紙是80厘米,基本上都夠用,有的人實在不夠用,我們也會幫忙再取一次,或者我們也免費提供平板紙。”
據介紹,這座公廁最近不僅安裝了“人臉識別取廁紙”機器,還安裝了臭味監測、如廁人數監測等系統,還可以通過電視屏幕查找附近的公廁、公交站點。這座公廁一天的人流量在1500人次左右。
滬太路1329號靠近滬太支路最近新建了一座公廁,也算是智能公廁,可監測每個廁位是否有人、廁所如廁量等數據。同時,該公廁也免費提供廁紙,用的是手感應式出紙,一次出一張。不過,記者看到,這座公廁提供的其實是擦手紙。公廁保潔員介紹,公廁4月投用,浪費廁紙的現象較少。
計劃探索廁位內提供廁紙
市市容環境質量監測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全市有22座公廁計劃在廁位內提供廁紙,但具體是哪些公廁還沒有確定。
古猗園內有一座星級旅游公廁,也曾在廁位內提供廁紙,實行不久發現浪費現象較為嚴重,造成使用量太大,無奈改放在了公共區域。
延安中路840號公廁最初也是將廁紙放在廁位內的,“我們發現個別人將整卷紙都拿走了”,負責該公廁管理的環衛公司相關負責人曾這樣告訴記者。
有關負責人坦言,22座公廁只是計劃探索廁位內提供廁紙,其中13座公廁計劃在黃浦區實行,但屆時開始執行之后能持續多久是個問題,因為從實踐來看,如今將免費廁紙擺放在公共區域的公廁中,有的當初也是放在廁位內的,“屆時肯定對公廁要有所選擇,考慮人流、如廁者素質以及硬件條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