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基金銷售競爭激烈 第三方機構“受困”價格戰)
⊙記者 朱妍 ○編輯 于勇
隨著上市公司年報的披露,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的業績也浮出水面。數據顯示,由于去年二級市場回暖,東方財富、好買財富等機構公募基金銷售量均現提升。盡管如此,代銷手續費普遍一折仍是左右機構銷售業績的一把雙刃劍,激烈的價格戰讓不少機構深陷其中。
市場回暖推高基金銷售業績
2017年,爆款基金頻現,對于不少基金第三方銷售公司來說,無疑是個大利好。日前,多家基金銷售公司去年的業績情況已公之于眾,不少公司“成績單”漂亮。
作為基金銷售巨頭,東方財富年報顯示,公司去年基金銷售額達到4124.02億元,相較2016年的3060.65億元增長34.74%。若扣除2424.46億元的活期寶銷量,其他基金銷售額接近1700億元,比2016年增加了186億元。業內人士表示,東方財富具有先入優勢,規模效應逐漸擴大,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共上線121家公募基金管理人的5366只基金產品。
好買財富2017年各業務線存量總計328億元,其中,零售業務存量近109億元,較2016年末增長約120%。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8億元,增長近33%,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利潤達到1960萬元,實現了扭虧為盈。螞蟻金服去年實現營業收入7.46億元,為2016年的近3倍。
好買財富表示,公司2017年的業績表現要明顯優于2016年,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二級市場開始回暖導致投資者投資意愿的增加、存量產品的管理費分成顯著上升。
第三方機構深陷價格戰
盡管多家基金銷售公司年報數據頗為亮麗,但銷售手續費過低的現狀仍然無法回避。數據顯示,同花順去年在基金銷售方面表現相對較弱,除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下降外,公司基金銷售及大宗商品交易手續費等其他業務營業收入比上年下降了61.20%。據該公司稱,基金代銷市場競爭激烈,基金代銷手續費有一定程度下降。
無獨有偶,銷售額大增的東方財富年報顯示,雖然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平臺基金銷售額及期末基金保有量同比均大幅增長,但受申購費率同比變化等綜合因素影響,金融電子商務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小幅下滑。
對此,盈米財富CEO肖雯表示,2017年基金銷售規模和銷量有所增加,但由于競爭激烈,與前幾年相比,銷售手續費下降嚴重。部分機構將手續費降至一折后,其他公司不得不跟進,導致了全行業基金銷售業績下滑。
Wind數據顯示,天天基金、好買財富、螞蟻金服等公司實行費率優惠的基金數量過千只,在第三方基金銷售平臺中排名前五。從東方財富、同花順等官網來看,目前多家機構仍堅持基金申購費率全線一折,近年來手續費用持續壓低。
某資深基金銷售機構人士表示,手續費低仍然是不可回避的問題,不排除部分基金銷售額上升的第三方機構由于銷售規模、保有量的增長而掩蓋手續費方面的盈利讓渡。若遇到市場低迷時期,虧損或再度出現。
與此同時,網聯近日下發文件督促第三方支付機構接入網聯渠道,6月30日前所有第三方支付機構與銀行的直連都將被切斷,此后銀行不會再單獨直接為第三方支付機構提供代扣通道。上述人士認為,隨著直連的切斷,為維持一折的手續費,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將付出更多成本。
一般而言,基金銷售公司的收入來源于兩方面——新增的銷售手續費收入以及保有量。保有量反映的是投資人購買基金后的持有情況,該數值越高,銷售機構就能獲得越多的尾隨傭金。在基金一折費率成為常態的當下,許多業內人士逐漸將視線投向了保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