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去潮來春復秋,錢塘江水通湖頭。
去年6月,杭州正式提出實施擁江發展戰略,要以錢塘江為主軸打造“沿江開發、跨江發展”升級版,把錢塘江沿線建設成為“獨特韻味,別樣精彩”的世界級濱水區域。
擁江發展,杭州今年準備怎么做?
4月4日上午,杭州召開市擁江發展領導小組(擴大)會議,公布了2018年的重點工作任務,要在生態帶、文化帶、景觀帶、交通帶、產業帶、城市帶“六帶”上做文章。
擁江怎么擁? 重點打造擁江區域六個“帶”
生態帶:建污水處理廠、種彩色森林,要讓錢塘江兩岸變得更美;
文化帶:建設博物院、展覽館、非遺館,辦主題文化節、讀書節,打響錢塘江特色文化品牌;
景觀帶:打造88公里以上的風景廊道、開通錢塘江夜游項目等,打造“名城名湖名江名山”世界級景觀長廊;
交通帶:高鐵、城市快速路、過江通道、黃金水道等項目都要推進建設,杭州要實現“路景相融、水陸相擁”;
產業帶:落后的產能要淘汰掉,信息經濟、高端智造等新興的特色產業要培育起來,并在錢塘江兩岸優化布局;
城市帶:不僅要重點建設錢江新城二期、錢江世紀城等重點區塊,也要把鄉村建得美美的。
擁江發展
杭州13個區縣(市)“一張圖” 沿江兩岸重點區域要重點抓
實施擁江發展戰略,杭州目標明確,要堅持市域1.66萬平方公里“一盤棋”“一張圖”。
在昨天的市擁江發展領導小組(擴大)會議上,市委副書記、市長徐立毅說,“從大的方面來說,擁江發展包含了13個區縣(市)。但從狹義上來講,還是要抓住沿江兩岸重點區域來推進,開發建設重點一定要在有限范圍內,要突出重要節點區域,狠抓重點項目推進、落實重點工作舉措。”
沿江兩岸的每個區縣(市),都有重要節點。從市級層面來講,主要有以下8個重要節點,要重點關注和推進。
江南-東洲新城
江南-東洲區塊,是杭州灣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板塊,杭州西部交通樞紐。
江南新城北至富春江,南鄰杭千高速,即將建成的杭黃高鐵富陽站就在這個區域內。
幾年前,因為造紙,富春江的水一度被污染。去年,富陽把大源、靈橋、春江等造紙廠集中的“兩鎮一街”打通成立了江南新區管委會,并把江南作為造紙園來打造,走起了清潔生產的路子。未來,40.6平方公里的江南新城,將以高端制造業、工業4.0的制造業、沒有環境污染的先進制造業為主,打造成一個產城融合的區塊。
而東洲新城的總體定位,則是“天堂明珠、田園智城”,未來要打造成為一個“宜居宜業宜游”的城市發展新平臺。
三江口區域
錢塘江、富春江、浦陽江三江匯流區域,是富春江段至錢塘江段的樞紐轉換地區,也是杭州主城區與西部區縣市融合發展、推進擁江發展戰略的重要節點。
2016年,蕭山啟動了浦陽江治理工程,今年初春,乘船駛于浦陽江上,已經能見“一江秀水、兩岸青山”的江南好風光。
未來,在三江匯流區域的規劃開發過程中,將要以維護地區生態價值與文化價值為前提,大力優化產業結構,加快交通設施規劃建設,促進三江匯流區域各片區互聯互通,實現高質量發展。
錢江新城二期
錢江新城二期規劃范圍西起滬杭高鐵、南臨錢塘江、北至艮山東路、東至和睦港-九田路,總用地面積約5.8平方公里,是擁江發展主戰場。以后,這里會很“洋氣”。
今年年初,錢江新城二期計劃打通地鐵9號線的御道站、五堡站、六堡站、七堡老街站,要建一個超40萬平方米的地下“隱形城市”。在這個藏在地底下的城市里,能坐地鐵,能開車,全程可步行。
也就是說,不用出地鐵口,大家也可以從一個地鐵站,走到另外一個地鐵站了,一路上走走逛逛、吃吃喝喝,就像逛商場。
以五堡站為例,未來,周圍將拔地而起一個建筑群。這些建筑,將會承擔起杭州城市國際經濟合作中心、文化交流中心、科研共享中心、教育培訓中心的角色。
奧體博覽城
奧體博覽城在錢塘江南岸、錢江三橋以東,是2018年世界游泳競標賽(25米)賽場和2022年亞運會的主要舉辦場地。
目前,奧體中心主體育場、體育游泳館等重點項目,都在緊張建設中。
等到2020年,博奧隧道建成,江對面,錢江新城的小伙伴開車去看亞運會,在道路不擁堵的情況下,將只需要3分鐘。
未來,杭州要把奧體博覽城打造成為杭州乃至全省體育健身、會議展覽、文化娛樂產業的高地,實現與濱江區、錢江世紀城的功能互補、融合共贏。
亞運村
亞運村在蕭山區錢江世紀城豐北區塊,一線臨江,東北側是錢江二橋(彭埠大橋),西南側是錢江三橋(西興大橋),站在這里,飽覽錢江新城沿江景觀。
亞運村由運動員村、技術官員村、媒體村組成。選址地塊由規劃經一路-飛虹路-環路圍合而成,總面積113公頃。從這里出發,半個小時車程內,可以抵達主體育場“蓮花碗”(田徑)、網球中心“小蓮花”(網球)、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壁球、擊劍)、奧體中心游泳館(游泳、跳水)、奧體中心體育館(籃球)等15座比賽場館。
亞運村的建設,是2022年亞運會籌辦的核心任務之一,也是實施擁江發展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計劃將在今年6月開工,2021年底竣工,2022年3月全面投入試運行。
蕭山科技城
蕭山科技城規劃面積37.2平方公里,東至空港經濟區,南至杭甬高速,西連錢江世紀城,區位優勢明顯。
經過前期“摸抓滾打”,蕭山科技城選擇了“工業大數據”作為產業發展的切入點。目前,在這個板塊內,美林數據、錢塘大數據等一批大數據企業紛紛起航。
下一步,蕭山科技城將圍繞3.3平方公里核心區建設,強化城市功能配套,招引一批未來產業項目和高端人才,建設“錢江國際城、江南新天堂”。
下沙新城
下沙是杭州的重要產業平臺,特別是隨著擁江發展戰略的積極推進,節點交通優勢更加突出,成為連接主城區與大江東、臨平、蕭山機場等區域的杭州東部交通樞紐。
目前,下沙集聚了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家外商投資企業,教育、醫療、商業等各項配套也正在不斷完善。
下一步,下沙將按照“城東智造大走廊的引領區、國家開發區轉型升級示范區、一流的現代化國際化新城區”定位要求,建好醫藥港小鎮、大創小鎮、金沙湖商務區、綜保區等特色平臺,推進艮山東路快速路、地鐵1號線機場段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和能級,打造“宜業宜學宜居”的“擁江發展”排頭兵。
大江東新城
錢塘江潮起之處,便是杭州的東門戶——大江東,這里,是杭州“擁江發展”產業主陣地。
目前,在這片錢塘江東岸的創業熱土上,已經集聚了長安福特、林肯、格力、吉利、廣汽、西子航空、費列羅等一批知名企業,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導產業產值占比達62%。
下一步,大江東將圍繞“產業、城市、環境”做文章,全力打造汽車及零部件、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集成電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產業集群,推進江東高鐵樞紐站、地鐵7號線、8號線大江東段等重大交通項目。
擁江發展 交通做支撐
這些重大交通項目披露最新信息
4月4日上午召開的杭州市擁江發展領導小組(擴大)會議上,《杭州市擁江發展2018年重點工作任務》發布。交通領域,今年力爭完成投資569億元,一大批市民關心的交通項目將開建、續建和建成。
杭州西站樞紐
年底前開建,亞運會前建成
老余杭倉前,新的杭州西站落址于此。
杭州西站是一座鐵路、公路、航空、地鐵、水運等多種交通方式無縫對接的大型綜合交通樞紐,規劃建設成為除火車東站、蕭山機場外的杭州第三大交通樞紐。
規劃中有11座站臺、24條鐵路線,包括20條到發線和4條正線,比杭州東站15臺30線要少些。
具體包括商合杭、滬乍杭、滬杭城際復線、杭溫、杭黃、杭武6條高鐵線,可通往西北方向的合肥商丘、北面的南京北京、東面的上海嘉興、南面的金華溫州、西南方向的建德淳安、西部的武漢黃山安慶等地。
以杭州西站為核心,未來將崛起一個可以媲美錢江新城的高鐵新城,面積約3平方公里。
條件成熟后,還要依托區域周邊的夢想小鎮、阿里巴巴、浙江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園,以及杭州師范大學等高等院校的建設,圍繞高鐵新城規劃建設一座10平方公里的“倉前科創新城”。
地鐵3號線北延4站
助力打造“倉前科創新城”
杭州地鐵3號線,一路串聯丁橋、東新園、德勝、朝暉、黃龍、城西、小和山等多個居住區,今后還要東延北伸。
地鐵3號線東延段,起自一期的終點站星橋路站,終點余杭區北沙東路站,全長8.5公里,設站5座(星河南路站、臨平站、人民廣場站、汽車北站、北沙東路站)。
而北延線,起點在3號線文一西路站(不含),終點吳山前村站,線路長約6公里,設站4座,全為地下線。設一座停車場。
地圖上查看吳山前村的位置,位于杭州西站的北邊。地鐵3號線的北延,為將來打造倉前科創新城,提前謀劃布局,提供了基礎支撐。
機場快線爭取6月底完成批復
年底前開工建設 亞運會前投用
這條橫貫杭州東西的快速軌道交通線,走向已經很清晰具體了,自西向東沿創景路、文一西路、文三西路、文三路、文暉路、堯典橋路、池塘廟路、東寧路、杭甬高速、機場高速、浙航路、永盛路等敷設。
全長57公里,其中地下線長40.3公里,高架段長16.7公里;設站15座(地下車站11座,高架車站4座)。根據機場快線招標文件,4座高架站分別為御道站、錢江二路站、蕭山高教園站、蕭山科技城站。也就是說,機場快線出杭州東站后,將改為高架橋設置。這段高架橋段,將和滬杭甬高速主城區段(彭埠-紅墾樞紐)改造提升工程同步開工。
根據初步設計,機場快線最高時速將達到120公里,從杭州西站到機場全程運行時間約為45分鐘。
從昨天會上了解到,機場軌道快線目前正在進行積極籌備,力爭6月底完成批復,11月或可以開工建設,確保2022年亞運會前投入使用。
望秋立交6月底完工
望江路過江隧道明年通車
從望江路上秋石高架,眼下還沒有直接的通道,必須要繞道走姚江路或者候潮路的匝道。早高峰時,當整個望江片區的居民都擠在這兩個匝道口時,堵車蔚為壯觀。
這樣的情況,今年6月底望秋立交建成后將得到解決。
望秋立交工程,主要是在望江路方向,建一座位于秋濤南路地面道路和高架橋之間的跨線橋,同時用8條匝道把秋濤南路高架和這座跨線橋連起來,實現望江路上的東西向車流和秋濤南路上的南北向車流相互轉換。
8條匝道在交叉口的四個象限各建2條,俯瞰有點像“苜蓿葉”。今后車子無論從哪個方向過來,從秋濤南路高架下到望江路,還是從望江路上到秋濤南路高架,都比現在輕松很多。
同時還將新建望江路跨線橋,雙向6車道,匝道雙向兩車道;望江路地面道路也同步進行改造,雙向6車道。
望秋立交的建設,好處顯而易見。
望江片區目前正在大手筆改造,今后要打造成錢江新城的姐妹篇“望江新城”。望秋立交的建設,除了解決望江片區的通行問題,對錢江新城來說,也多了一條和老城區的連接通道。
對過江交通來說,今后來往于望江隧道的車輛,可以通過望秋立交直接走秋濤路高架和中河高架,相對于交通流量已經飽和的錢江四橋和錢江三橋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