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大光華教授顏色
顏色
2017年,我國經濟增長6.9%,實現了2009年以來首次增速回升。為了在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政府仍會期望能夠延續之前的穩定增長。但今年GDP增長目標設定為6.5%,低于去年增速,也體現了政府可以容忍經濟增長在一定范圍內放緩,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考慮到今年去杠桿防風險、控制地方政府債務和保持房價穩定等背景下,政府不會出臺大力度的刺激性政策,且房地產投資也可能會進一步趨緩,我們預計今年我國GDP增長6.6%,略低于去年增速。
但是,我國經濟也不可能會出現硬著陸。一是服務業增長仍會保持較高速度。最近十年左右我國產業結構正在加速轉型,當前服務業比重已經超過50%,最近兩年增長速度也均高于7.5%。二是隨著全球經濟的同步復蘇,出口有望延續快速增長態勢。1-2月份,我國出口同比增速大幅提升到18.0%。三是受益于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需求回暖,民間投資也會繼續推動投資增長企穩。今年1-2月份民間投資同比增長8.1%,增速比去年全年和去年同期分別提高2.1和1.4個百分點。此外,如果單季度增長低于6.5%的目標,政府將會迅速應對,有很大的政策空間來防止經濟繼續下滑。
今年的CPI目標仍被設定在3%左右。我們預計去產能過程、嚴格環保標準、低基數且處于復蘇周期的大宗商品價格等因素將會在今年繼續推高PPI,進而傳導到CPI。并且考慮到食品價格將轉為上漲,今年CPI會呈現上漲態勢,我們預計今年CPI將從去年的1.6%上漲到今年的2.5%,略低于目標,PPI上漲4.5%。
關于貨幣政策,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保持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保持M2、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提高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比重,并且引導資金更好服務實體經濟。但是,政府工作報告中刪去了今年M2和社會融資規模的目標。原因主要是最近兩年,M2和社會融資規模與實體經濟的關系已經減弱,M2和名義GDP的增速之差持續下降。并且我國金融系統日益復雜,這兩個指標已經無法很好反映貨幣和信貸狀況。央行在政策上也更加傾向于使用利率工具,降低對于M2和社會融資規模等數量工具目標的依賴。我們預計在去杠桿背景下,今年央行的貨幣政策會保持中性偏緊,公開市場操作、常備借貸便利和中期借貸便利等市場政策利率將提高20個基點。我們不認為央行會提高存款基準利率,但銀行很可能會提高實際存款利率以穩定理財產品規模。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和國際收入基本平衡。我們預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會逐漸升值,在年底達到6.55左右,但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匯率的調控可能會更為謹慎。今年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有望加快,但央行和外管局仍會謹慎開放資本賬戶和監管資本流出。如果貿易戰爆發,政策上會優先考慮懲罰性關稅等工具,不太可能會鼓勵人民幣匯率貶值。
財政政策上,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依然不變。今年計劃安排地方專項債券1.3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5500億元,但政府預算赤字目標從去年的3%降至今年的2.6%。考慮到政府債務規模仍在上升,我們預計今年的財政政策會比去年略緊。今年基礎設施方面安排了鐵路投資7320億、公路水運投資1.8萬億左右和水利在建投資1萬億,與去年規模類似,因此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仍有望保持穩健增長。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但卻沒有明確全國范圍內政策施行的具體時間。房地產稅立法進程將是漸進的,社會各界對房地產稅的意見分歧之大也會導致政府高度謹慎,我們預計房地產稅立法將在2020年完成,并不會早于2022年實施。個人所得稅和消費稅改革,以及中央和地方財政體制改革,將是今年財政改革的重點,地方政府有望獲得更大的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