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民幣(6.5067, 0.0005, 0.01%)兌美元匯率以大漲收官。12月29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大漲228基點報6.5120,且盤中一度升破6.51關口,刷新3個多月以來新高。至此,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全年升值幅度超過6.3%或4400基點,打破此前連續3年的貶值趨勢,并創下2008年以來的最大年度升幅。
市場人士指出,2017年年末美元指數(92.1835, -0.1199, -0.13%)加速下跌,刺激市場做多人民幣意愿,為人民幣匯率打破四季度“魔咒”提供了有利的市場條件;年末人民幣流動性偏緊,也有利人民幣匯率走高。而在美元創下近十年以來最糟糕的表現后,目前市場對2018年美元走勢預期仍偏謹慎,鑒于美元指數可能持續疲軟,預計人民幣2018年初有望繼續穩中趨升。
內外因素共促反彈
2017年最后一個交易日(12月29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16:30收盤價報6.5120,較上一交易日大漲228基點,且盤中一度升破6.51關口,刷新9月11日以來新高。至此,2017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以全年大漲6.36%收官,年內升值幅度高達4420基點,創2008年以來最大漲幅。
這一年度升幅紀錄離不開2017年最后半個月的貢獻。12月中旬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出現超預期的大幅反彈,12月19日至29日,短短9個交易日內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上漲逾千點,且有4個交易日的單日漲幅超過200基點;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漲勢則啟動更早,12月13日至29日期間累計漲幅也超過1000基點,區間漲幅逾1.6%。
在業內人士看來,人民幣匯率2017年末這一波行情,是內外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從外因來看,12月中旬以來,美聯儲加息及美國財稅改革先后落地,但“靴子落地”后,美元反而開始回調,為人民幣匯率反彈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環境。近半個月來,美元指數自94.2225的階段高位快速下滑至92.4左右,區間跌幅近1.8%。
從內部因素來看,招商證券指出,一方面,我國經濟增長動能盡管邊際上有所衰減,但總體還是表現出較強的韌性,2018年初通脹水平也將回升。另一方面,2017年年末國內金融市場流動性緊張,短端利率接連創下新高,而央行12月跟隨美聯儲“象征性加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大力強調“防風險”也釋放了流動性“易緊難松”的信號,推升了對人民幣的需求。此外,內外因素綜合作用下,中美利差仍然居于高位,對人民幣也形成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