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收盤價+籃子貨幣”的匯率形成機制較好地實現了引導人民幣逐步貶值的政策,但卻使市場長期無法出清,無法實現匯率的真正雙向波動。其代價則是外匯儲備的大量損耗,貨幣政策獨立性受到影響,強化資本管制造成的市場扭曲。
■人民幣貶值并不像許多人想象的那么可怕。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并不支持人民大幅貶值。即便匯率出現暫時超調,最終還是會回到由基本面決定的水平上。更何況中國還有資本管制這一道最后的防線。我們就沒有必要對短期的、波動性的貶值過于擔心。
□余永定肖立晟
近期,人民幣匯率在短短30個工作日內貶值3.3%至6.89,超出過去10個月累計貶值幅度。人民幣匯率問題再次成為媒體和公眾關注的焦點。
這一輪人民幣匯率走貶的依據是“收盤價+籃子貨幣”這一人民幣匯率新形成機制:美元指數帶動籃子貨幣上漲,人民幣需要對美元貶值來穩定籃子貨幣。
面對人民幣匯率新的變化,我們需要仔細思考:新的匯率形成機制是不是一個有效而且可持續的機制,未來人民幣匯率能否走出貶值通道,真正出現雙向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