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晚間從多個渠道確認,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于立即暫停批設網絡小貸公司的通知》,決定各級小額貸款公司監管部門一律不得新批設網絡(互聯網)小貸公司,禁止新增批小貸公司跨省(區、市)開展小額貸款業務。昨日晚間,多位央行人士向記者證實了這份文件的真實性。此外,北京市金融工作局等多位監管人士也表示收到該文件,其中北京市金融工作局有關人員表示,下班前收到該文件。受消息影響,交易行情軟件顯示,昨日晚間趣店以16.77美元低開,較上個交易日收盤的20.08美元,開盤市值縮水8.2億美元。
新京報記者 金彧 陳鵬 宓迪 黃鑫雨
新批設網絡小貸公司被叫停
上述文件發布時間為11月21日,加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代章。文件指出,近年來,有些地區陸續批設了網絡小額貸款公司或允許小額貸款公司開展網絡小額貸款業務,部分機構開展的“現金貸”業務存在較大風險隱患。要求自即日起,各級小額貸款公司監管部門一律不得新批設網絡(互聯網)小額貸款公司,禁止新增批小額貸款公司跨省(區、市)開展小額貸款業務。
昨日晚間,多位央行人士向記者證實了這份文件的真實性。此外,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互金協會等多位監管人士也表示收到該文件,其中北京市金融工作局有關人員表示,下班前收到該文件。
新設網絡小貸被叫停,不少業內人士猜測,“現金貸”監管在逼近。近期,關于“現金貸”監管的消息接連流出,行業內也呼吁持牌經營。在不久前的一個行業論壇上,某金融監管部門的人士談到現金貸話題時表示,“部分媒體報道,‘現金貸’規模擴張迅猛,發展有待規范,輿論質疑其經營的模式,呼吁將其納入監管,加強引導,以趨利避害。”而從4月銀監會要求做好“現金貸”業務清理整頓至今,一些地方金融辦已經對轄區內小額貸款公司進行排查、摸底。
記者了解到,多家互金公司與小貸公司存在關聯。網貸之家研究員王海梅分析稱,全國共有18家P2P網貸平臺或助貸平臺通過其運營主體公司或關聯企業獲得了21張網絡小貸牌照,其中來投的母公司瀚華金控獲得了3張網絡小貸牌照,分期平臺趣店也獲得了2張網絡小貸牌照。從這18家平臺來看,既有上市公司和P2P網貸平臺希望通過獲得網絡小貸牌照擴大業務范圍,進一步布局互聯網金融,也有助貸平臺希望通過獲得網絡小貸牌照以合規的方式開展業務。
受消息面影響,在美上市的互金企業盤前均受到重挫。據wind資訊,趣店跌幅一度擴大至近26%、拍拍貸跌逾11%,宜人貸跌幅也超過10%。其中,在一系列負面消息的影響下,趣店從接近35美元的高點,在上個交易日后已經回落至20美元附近。交易行情軟件顯示,昨日晚間趣店以16.77美元低開,較上個交易日收盤的20.08美元,開盤市值縮水8.2億美元。此前,趣店已經跌破了24美元的發行價。
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表示,文件信號明顯,雖然互金業內不愿意接受,從文件可以明顯看出“部分機構開展的現金貸業務存在較大風險隱患”,這句話的要點是“現金貸”存在風險隱患,既然存在風險,從無死角防范金融風險的角度講,必須及時處置,下一步對現金貸進行規制,也許是箭在弦上。
半年超十家上市公司涉水互聯網小貸
在一位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很多做現金貸的平臺都是創業公司,很多沒有牌照的公司都選擇助貸模式,資金方如消費金融公司會有牌照。而在可能會要求持牌的氛圍下,申請互聯網小貸牌照算是提前布局,以后可以做供應鏈金融或者消費金融、現金貸。
記者粗略統計,近半年來,有超過10家上市公司發起或者獲批成立互聯網小貸公司,除了供應鏈金融,也有不少上市公司看到自身擁有的流量優勢,瞄上了針對個人的互聯網小額貸款業務。
10月26日,康旗股份發布公告,全資子公司擬與南昌金開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網絡小額貸款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通過網絡平臺開展線上小額貸款業務,以及立足江西省贛江新區及南昌市和周邊市內縣城,面向全國開展線下小額貸款業務及權益類投資業務。
據網貸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7月底,全國共批準了153家網絡小貸牌照(含已獲地方金融辦批復未開業的公司),其中今年前7個月的牌照發放數量已經接近去年全年。這些牌照主要分布在19個省市,有29家是早期成立的傳統小貸將經營范圍變更為網絡小貸。
新批設網絡小貸公司被叫停后,平臺方有何反應?捷越聯合王曉婷表示,“對我們來講其實沒多大影響,因為P2P現在就等備案,有資金端和資產端就已經是在P2P的范圍內,但這個對現金貸影響還是很大的。”一位從事現金借貸業務的高管告訴記者,目前大家都在轉發突發的這條新聞,喜憂各知,還沒有看到更多的反應。據其透露,該平臺已經對牌照方面有所安排。
■ 對話
黃益平:現金貸監管力量需加強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黃益平在此前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就曾表示,現金貸肯定需要納入監管,相信全國性的措施也會很快出臺。
新京報:近期趣店上市引發了對現金貸的討論,據了解監管層計劃對其進行監管。
黃益平:現金貸需要納入監管,這是肯定的。但是,監管方面還面臨一個很尷尬的事實:到底誰來管?有沒有足夠的監管資源來管?在當前金融市場開放、多樣化高速發展的階段,監管部門的資源確實需要大大增加,起碼要保證監管能夠跟得上市場的發展。
新京報:在正式納入監管之前,短期內現金貸如何管理?
黃益平:其實現金貸可以是多種形式的,有的其實是P2P網絡借貸平臺,有的是網絡小貸公司,也有的是助貸機構,幫助金融機構如銀行或者信托公司發放貸款。不同的模式可以采取不同的監管方式,但規范和目的應該是一致的。目前看來,央行、銀監會和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都可以發揮積極的作用。
新京報:目前現金貸尚未納入監管,你認為這種野蠻生長的態勢還能持續多久?
黃益平:這個不好判斷,但估計不會拖延太久。一些地方監管部門已經開始采取措施整治甚至關閉現金貸機構,說明風險已經出現。相信全國性的措施也會很快出臺。
■ 鏈接
芝麻信用停止與部分現金貸平臺合作
11月21日,有消息稱,某家現金貸平臺收到螞蟻金服旗下芝麻信用關于終止服務的通知,通知稱“芝麻信用將于2017年12月22日終止與該公司的合作”。
對此,螞蟻金服向新京報確認稱,芝麻信用停止與部分現金貸平臺合作,“近日我們在排查中發現個別商戶存在超過法定保護利率以上的各類費用,不當催收,沒有按照協議履約等問題,所以暫停了合作。芝麻信用對合作伙伴有明確的準入規則,還會持續排查商戶的資質、產品和服務情況。后續如發現類似問題,也會立即停止合作”。
但關于與現金貸平臺合作標準的具體內容為何,螞蟻金服并未回復記者。
此外,來自網貸之家相關人員的截屏與介紹,用戶名為Johny在11月19日23:59于雪球上發表的一段評論,引發螞蟻金服是否終止與趣店合作的猜測。
就此,螞蟻金服官方確認了與趣店目前的合作狀態:“趣店是螞蟻金服開放平臺上的合作伙伴之一,雙方的合作關系沒有變化。趣店在支付寶APP中的入口遵從螞蟻金服開放平臺統一的標準和算法,螞蟻金服開放平臺并未針對單一產品進行調整。個別用戶反饋的趣店入口不可見的問題,有可能是由于算法優化產生的。”
趣店方面也告訴新京報記者,“我們和芝麻一直保持良好合作”。
但據記者觀察發現,芝麻信用的信用生活此前曾有推介其他第三方,包括來分期等,而當下芝麻信用“信用生活”之“金融”項目內記者沒看到來分期。
為何芝麻信用上出現這一變化?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金融業務的負責人徐小磊認為,“現金貸目前處于輿論焦點和監管的重點,一些為現金貸導流的APP減少相關入口,一是可以避免負面輿論蔓延進而對自己產生不利影響,二是可以等待相關監管措施落地。”
央行7月份披露,截至2017年6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8643家,相比于2015年的頂峰時期減少了322家,從業人員減少了近萬人。由于互聯網沖擊以及行業政策等多重因素影響,小貸公司融資壓力越來越大,市場放貸價格不斷下降,小貸行業不斷萎縮,線下小貸公司競爭激烈。
互聯網小貸異軍突起
傳統小貸公司的窘況可以從上市公司的公告看出端倪。上市公司江南高纖2016年投資收益虧損3298.13萬元,只因旗下兩家小貸公司運營不佳。明泰鋁業、海南海藥、通達股份、恒星科技也表示將要在未來離場,轉讓或注銷旗下小貸公司。
傳統小貸公司不再風光的同時,互聯網小貸異軍突起。近年來,互聯網和傳統行業公司紛紛入局,以獨資、合資或者并購的方式成立自己的網絡小貸公司。螞蟻金服、騰訊財付通、百度金融、京東金融等互金巨頭都早早殺入小貸市場。
有統計顯示,全國范圍內共有237張網絡小貸牌照以及22張尚在發起狀態的網絡小貸牌照。截至目前,共有34家支付機構擁有網絡小貸牌照。其中,螞蟻金服以4張網絡小貸牌照暫居榜首;美的集團、拉卡拉、萬達擁有3張網絡小貸牌照。此外,像百度、小米、蘇寧、網易、滴滴、恒大、通聯支付等也紛紛獲得了網絡小貸牌照。
從地域分布看,重慶是獲批網絡小貸牌照數量最多的地區,共有16張,其次則為廣州和上海。一線城市中,北京地區共有2家,分別為北京拉卡拉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北京中技科融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獲得網絡小貸牌照;深圳地區僅有深圳市財付通網絡金融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獲批。
60家網貸平臺生存周期不超5個月
而自去年“8·24”網貸新政出臺以來,P2P網貸行業也隨著監管的不斷趨嚴,運營平臺數量從巔峰期的3500家降到目前的2000家。即使是在新政后新成立的149家網貸平臺中,截至10月底,也有60家平臺“閃電”退出,占比超四成。
去年8月24日,銀監會等多部委聯合正式發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為網貸平臺劃出了“十三條紅線”。其中包括禁止自融或變相自融,禁止歸集出借人的資金,禁止直接或變相承諾保本保息,禁止項目期限拆分,禁止自行發售或代銷理財產品等。同時,《暫行辦法》要求設有風險提示、信息披露專欄,對個人、企業分別設定借款金額上限,并要求平臺上線銀行存管,申請系統安全認證,電信業務許可證等。
自《暫行辦法》發布至今,網貸平臺按照監管要求,走上加速整改合規的道路,也有不少平臺因整改難度太大選擇轉型或者退出。
不過,據網貸之家數據顯示,自8月24日后,新成立了149家平臺,但在強監管下,網貸平臺的生存越發有難度,這些新平臺也有部分“閃電”退出市場。截至10月底,已有60家新平臺退出,占比超40%。而這些退出平臺的類型主要以停業、提現困難、跑路為主,此外這60家退出平臺的生存周期約為4.99個月,相比歷史所有停業及問題平臺12.89個月要短了近8個月時間。
此外,據網貸之家數據顯示,新成立平臺中僅14家平臺完成了銀行存管上線工作,整體合規情況較差。大多新上線平臺還沒有專門的信息披露區域,信息披露的指標較少,借款信息的透明度較差,這些也是潛在的風險。
某一市場研究員表示,60家新平臺成立幾乎不到半年就閃電退出,且惡性退出達到了35家,遠超良性退出的25家,可見新上線平臺的投資風險更大,小白投資人更應該敬而遠之。
新聞鏈接
規制現金貸,也許箭在弦上
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接受媒體采訪時分析,這一文件隱含了三大信號。
第一,現金貸業務面臨規制。文件提到“部分機構開展的現金貸業務存在較大風險隱患”,下一步對現金貸進行規制,也許是箭在弦上。
第二,小額貸款業務不宜跨省(區、市)經營。肖颯分析,網絡小額貸款公司在全國開展業務,從而降低了放貸人應有的牌照許可要求,有監管套利嫌疑。
第三,對前段時間新設網絡(互聯網)小額貸款公司,正式表態。文件從全局的角度給市場和地方機關明確信號,不得新設。這也讓從事某類業務的公司注意及時備用其他業務條線,防止出現叫停后影響金融消費者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