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根據資本市場的最新變化,適應新的資本市場發展形勢,大力促進著IPO市場的規范化,在把關人角色上,砥礪奮進。
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在近期的稽查執法工作會議中,證監會表示,“堅持依法全面從嚴監管,敢于亮劍、敢于碰硬,嚴肅查處資本市場蒙騙欺詐、興風作浪的嚴重違法違規案件。”
“IPO是A股市場重要的一環,將不太合適的企業‘拒之門外’,有利于保護投資者的利益。”知名律師嚴義明對記者表示。
終止和中止審查“猛增”
“在發審委會議前,部分企業因為各種原因,中止或終止審查,不排除因為監管力度加大,而做出的選擇。”上海駿豐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建新對記者表示。
Wind資訊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9日,2017年證監會的公告中,處于終止和中止審查的有113家,而2016年終止和中止審查為69家,離2017年末還有數月,便已增長了約63.77%。
▲終止和中止審查情況 數據來源:Wind資訊
終止和中止審查企業數目的“猛增”,與證監會大力的現場檢查有一定關聯。
9月1日,證監會通報了上半年開展的IPO企業現場檢查情況。此次現場檢查,共涉及35家企業。證監會通過檢查,發現部分企業存在未嚴格執行會計政策、部分業務會計處理不符合權責發生制、招股說明書部分信息披露口徑前后不一致、關聯方和關聯交易披露不完整、內部控制執行不到位、現金使用不規范、會計憑證編制不規范、在建工程轉固不及時等問題。
▲證監會通報2017年上半年IPO企業現場檢查情況 數據來源:證監會
例如廣東科茂林產業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涉嫌存在賬外支付費用、虛構利潤,實際控制人近親屬涉嫌虛假轉讓股權消除同業競爭等問題。
北京翰林航宇科技發展股份公司涉嫌存在將公司資金大額提現存入實際控制人個人銀行賬戶,通過供應商虛開發票后返還款項、個人賬戶收取公司貨款等方式將公司資金轉移至實際控制人個人賬戶,賬外支付費用等問題。
IPO過會率下降
Wind資訊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12日,2017年證監會發審委會議,首發企業共計405家,審核結果為通過的有328家,通過率約為80.99%。
而2016年證監會發審委會議,首發企業共計275家,審核結果為通過的有247家,通過率約為89.82%,通過率下降8.83個百分點。
▲首發情況摘要 數據來源:Wind資訊
對此,嚴義明表示,“這樣嚴審有利于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有利于優良企業通過證券市場融資。”
例如湖南廣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前本報曾報導,一天發布二十四條財務更正公告,財報缺乏嚴謹性。購買的標的兩年凈利潤達到,購買價的63.05%,這背后存在疑惑。
IPO過會后仍追責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IPO通過后,證監會仍會持續關注企業IPO文件的真實性。
5月31日,證監會對懷集登云汽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登云股份”),及該公司的部分董監高,IPO保薦機構新時代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法律服務機構廣東君信律師事務所,進行了行政處罰。
▲證監會關于登云股份事件的決定書 數據來源:證監會
證監會決定書顯示,登云股份IPO申請文件存在虛假記載、重大遺漏。
經查明, 2010年至2013年6月,登云股份存在部分三包索賠費、咨詢服務費、會務費不入賬,以及票據貼現費用不入賬、提前確認收入等情形。
其中,2011年至2013年6月,登云股份涉及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無錫柴油機廠(以下簡稱一汽錫柴)等12家客戶的三包索賠費未入賬,總金額971.38萬元。
該部分費用不入賬,致使成本減少,虛增凈利潤。另外2013年上半年提前確認收入239.86萬元。
此外,登云股份未按規定披露關聯方和關聯交易,違規對外借款等情況。
▲證監會關于登云股份事件的決定書 數據來源:證監會
值得注意的是,企業除了行政罰款外,可能還需要承擔投資者的損失。
“在企業被證監會行政處罰后,投資者可以憑此為依據,向法院上訴獲得應有的賠償。” 嚴義明對記者表示。
換言之,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是投資者上訴的憑證之一。證監會官網的數據顯示,2017年行政處罰決定共91條。
▲2017年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 數據來源:證監會
從更直觀的方面來看,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截至10月13日16時,2017年因證券虛假陳述,而上訴的案件數為1533個,部分上述案件中,依據為證監會行政處罰認定書。
▲關于證券虛假陳述的法律訴訟 數據來源:中國裁判文書網
正如證監會表示的一樣,堅持依法全面從嚴監管,敢于亮劍、敢于碰硬,嚴肅查處。證監會在IPO各個階段,均加大力度砥礪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