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強寄語——
“我的工作很有意義,要用心用情把工作做細做好。”
“別看郭律師瘦弱殘疾,可她真的幫了我們大忙。”拿著法院判決書,來自甘肅的農民工李小軍一個勁兒地感謝著郭二玲。一家企業拖欠他1.8萬元工資。郭二玲幫他收集證據,并無償全程代理討要工錢的官司。
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賽罕區的一家律師事務所辦公室里,記者見到了郭二玲,溫暖而治愈的笑容洋溢在臉上。“我自己身體有缺陷,更能體會到弱勢群體對法律援助的渴望,一定要用心用情把工作做細做好,讓他們切實感受到社會的公平正義。”多年來,郭二玲致力于法律援助工作,尤其關注殘疾人以及弱勢群體。
因為幼年時期一次事故,郭二玲不幸失去了雙手。她并沒有消沉,而是以驚人毅力發奮學習,考入雞西大學并就讀于法律專業。“成為一名優秀律師,是我從小的夢想。”郭二玲告訴記者。2006年,她大學畢業,隨后順利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取得律師執業資格。
2010年,司法部和共青團中央等單位繼續發起“1+1”中國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動,選派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律師、大學生等作為志愿者,到“無律師縣”和律師資源短缺的縣,為當地群眾提供法律援助。得知消息后,郭二玲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她還主動申請延長服務期限至3年,先后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以及玉泉區工作。
和林格爾縣的寒冬,滴水成冰,朔風凜冽。“冬天洗衣服的時候,常常是洗完一件,‘手’也被磨破了。辦公條件也十分有限。”郭二玲回憶。
讓郭二玲在法律援助之路上堅定走下去的,是一起侵占土地的案件。南夭子村村民楊舉文外出務工回鄉后,自己承包的土地被親戚侵占。無奈之下,他找到了縣法律援助中心。
由于事發多年且案情復雜,郭二玲先后四次來到距縣城40多公里外的南夭子村調查取證。最后,她在鄉經管站找到了關鍵證據——當年承包合同的原始檔案。
“通過訴訟,村民收回了自己26.7畝土地后。這個北方漢子拉著我的手說,沒想到你這樣一個素不相識的人,能這么真心實意地幫助我。”郭二玲感慨地說,在基層工作的3年里,更深切地感受群眾的淳樸和善良,“他們對你的信任很簡單,就是你能幫到我,我就相信你。”
今年年初,郭二玲接到了一件關于農民工工傷的法律援助案件。“這位農民工兄弟當初沒有和用工企業簽訂勞動合同,受傷現場也沒有監控。所以在調查取證環節耗費了大量的精力。”盡管如此,郭二玲還是接下了案子。大半年來,她每隔一段時間就去調查取證,功夫不負有心人,目前案子已有了重要進展。
郭二玲參加交流學習。 受訪者供圖
全國自強模范、全國三八紅旗手、內蒙古自治區十大法治人物、呼和浩特市道德模范……憑著一腔熱情,郭二玲取得了扎實不俗的工作業績。與法律援助這項工作結緣的她,一直在向前努力奔跑的路上:“法律援助就是把法律的公平正義帶到老百姓身邊。我感覺自己的工作很有意義。”
郭二玲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五屆運動會和第六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特奧會呼和浩特市火炬傳遞。 受訪者供圖
統籌|溫紅彥 楊學博 姜 赟
策劃|周小苑 于 洋 錢一彬
編輯|施 娟 卞民德 楊 彥 謝 雨 郭舒然
孫 振 施 鈺 門杰偉 馬 原 崔 璨
海報設計|吳彎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