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9月12日訊(記者安然 朱玲)今年上半年中銀消金、中郵消金實現了營收、凈利潤的雙雙增長,但以凈利潤來看,還被杭銀消金、長銀五八“壓”了一頭。而從資產規模來看,杭銀消金、長銀五八又仍與中銀、中郵幾家有著較大差距。
【資料圖】
對于持牌消金來說,資產規模與凈利潤,究竟哪個更重要?在博通咨詢金融分析師王蓬博看來:“當然是凈利潤更加重要,資產規模代表的是能夠放貸的最大杠桿率,但凈利潤代表著目前公司的整體運營能力和水平。”
守陣
母行為國有大行的中銀消金、中郵消金,今年有了營收、凈利潤的雙雙增長。2023年上半年,中銀消金實現營業收入37.24億元,同比增長18.62%;實現凈利潤為2.82億元,同比增長107.73%。上半年,中郵消金實現營業收入32.94億,同比增長11.9%;凈利潤2.50億,同比增長30.9%。
尤其是中銀消金,從凈利潤增幅來看,其107.7%的凈利潤增幅位居行業第二。公開資料顯示,中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是首批開業的四家消費金融公司之一,也是上海第一家消費金融公司。
但從整體行業情況來看,中銀消金、中郵兩家的凈利潤不僅與頭部消金的差距越來越大,還被杭銀消金、長銀五八消金“壓”了一頭。同樣在凈利潤上表現不佳的還有中原消金。根據中原銀行的財報測算,上半年中原消金的凈利潤為1.66億,同比下降42.7%。
*中國網財經記者根據公開數據整理
不過王蓬博認為,這與中銀消金、中郵消金兩家機構自身處于的發展階段有關,而且這兩家屬于大行旗下的消費金融機構,也更在意合規性和對政策號召的響應力度,比如持續壓降費率等,也會拖累凈利潤。
從資產規模來看,截至今年6月末,中銀消費金融總資產670億,同比增長4.5%。中郵消費金融總資產為533.16億元,同比增長7.6%。
追趕
財報顯示,杭銀消金2023年營業收入23.27億元,同比增長22%;實現凈利潤4億元,同比增長30.7%。財報顯示,上半年長銀五八實現營業收入15.26億元,同比增長56%;凈利潤4.46億元,同比增長90.6%。
杭銀消金、長銀五八消金在股東構成上頗為相似,均是城商行+互聯網大廠的組合。杭銀消金股東構成中,杭州銀行和滴滴分別占股43%和33%;長銀五八消金股東構成中,長沙銀行和58同城分別占股51%和33%。
據了解,杭銀消金能取得業績突破,離不開助貸和線下自營戰略。一方面,聯動股東母行資源,以線下大額貸款撐起了業務規模的基本盤;另一方面,與頭部流量平臺合作,快速變現。“部分得益于螞蟻借唄資產的合作對其放量。”有分析人士表示。
“在行業內,長銀五八消金屬于一個典型的直營樣本,展業模式具備明顯的“去中介化”特點,基本上靠母行生態和直銷團隊展業。”上述分析人士指出。
但相比中銀消金和中郵消金,兩家公司在總資產和營收規模上有較大差距。財報顯示,杭銀消金上半年期末的總資產額為413.95 億元,與2022年末持平。財報顯示,長銀五八消金上半年期末的資產總額為278.59億元,凈資產26.05億元,負債總額為252.54億元。
中國網財經記者根據財報等公開數據整理
值得一提的是,長銀五八消金注冊資本金9億,在行業中處于墊底水平。 “長銀五八曾是業內首家試水二級資本債的消金公司。盡管后續并未獲批,但能看出,在業務高速增長的同時,公司增資補血需求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