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主體是樹木,營商環境是陽光雨露,抓好營商環境,才能真正打造營商高地。2月21日,記者注意到,去年,新鄉市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在疫情和暴雨多重因素影響下,市場主體數凈增長4.6萬戶,總量達48.3萬戶,居全省第六。
從出臺《優化營商環境十條措施》,到在省內首推“雙向掛職”,再到實施營商環境特邀監督員制度,從設立12345熱線營商環境專區,到建立民營企業訴求響應智慧平臺,新鄉市的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均得到明顯改善。
新鄉市在全省率先建立大數據綜合服務監管平臺,推進制度重構、流程再造、標準重置,2112項審批事項實現“一網通辦”。推行“周日開放”服務和預約服務,建立“辦不成事”窗口,企業開辦實現1日辦結、最快半天辦結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大大提高了企業和群眾的辦事效率。
建立健全企業貸款盡職免責和容錯糾錯機制,新鄉市智慧金融服務平臺率先實現與省平臺互聯互通,注冊企業數居全省第1。實現遠程異地評標工作常態化和電子保函全覆蓋,“不見面”開標覆蓋率達100%。入選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名單,在全省率先建立重點企業研發活動季度監測機制,實行“三外”企業服務官制度,市場環境的優化讓企業發展更有力。
建立聯合執法、風險告知、執法報備制度,探索推行輕微違法行為免予處罰和“四色三單”工作法。信用監管平臺實現數據對接、聯合獎懲和風險預警,成立知識產權糾紛、金融糾紛、商事糾紛、行政爭議等一站式調解平臺,實現涉企五類案件當天審核、當天立案。
同時,新鄉市深入推進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和生態功能修復完善工程,出臺大中專以上院校和職業(技工)院校畢業生落戶零門檻準入政策,讓宜居新鄉同時成為宜商高地。
今后,新鄉市將繼續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重大任務和戰略性基礎工程,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數治化營商環境,努力實現各項指標全部進入全省第一方陣。
來源:新鄉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