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樓市的熱鬧,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展現在公眾的視野。
“從去年12月份疫情放開后,來訪量就明顯提升了,大概增長了2倍”。中海的一位銷售人員向《鳳凰WEEKLY地產》表示。
附近華潤與保利項目的銷售人員稱,1月的銷售額增加了1.3倍,甚至春節期間都有成交。
(資料圖片)
在大多數上班族都最忙碌的周一,《鳳凰WEEKLY地產》在多個項目售樓處看到了不少的來訪者,多的一天有十幾組,每個銷售很自信地表述自己家的樓盤不愁賣。
北京市場出現了越來越多對回暖的渲染,但實際情況似乎并沒有走到那一步。
從1月份的數據看,新房同環比成交數據仍然下降超過25%,同比降幅較上月擴大14.37個百分點。二手房網簽量為8308套,環比下降5.3%。
當然,數據有滯后性,它與目前的市場情緒是撕裂的。就在這樣的裂痕中,對“小陽春”到來的期盼,變得更為熱切。
售樓處人山人海?
你可以在銷售們的朋友圈中看到每天人山人海的售樓處,不斷攀升的成交量。
上述中海項目的銷售人員說,他們的項目并不愁賣。很多時候,她接待的一組客戶還未結束時,又有復看的客戶到來,她不得不把這一組客戶交給其他人。
除了售樓處變得熱鬧起來,北京的二手房市場也更明確地感受到暖意。
自己的房子已經掛了1年多時間的王越告訴《鳳凰WEEKLY地產》,最近市場回暖明顯,自己的房子帶看量明顯上來了。
而一位中介門店員工則向《鳳凰WEEKLY地產》表示:“來咨詢的客戶明顯增多,帶看量翻倍,市場呈上升趨勢。購房群體大多是剛需或者需要置換的客戶,比較看好今年的市場?!?/p>
但從數據上看,2023年1月,受到春節假期影響,北京新房市場供求同環比雙雙回落,這導致成交數據也出現比較大的波動。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1月1日-20日,北京商品住宅成交3677套,較上月同期增長74.0%,較去年同期增長8.9%。
中指研究院分析稱,春節假期,北京大部分樓盤都不打烊,樓市整體活躍度較去年有所提升。
但受返鄉過節影響,春節期間售樓處整體到訪量明顯減少,樓市整體活躍度明顯不及1月前兩周,而2023年1月,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成交規模受此影響,為37.30萬平米,環比下降39.6%,同比下降39.7%。
進入2月份,北京樓市熱度并未降低,整體來看,受各項利好政策以及市場預期轉好帶動,北京市場預期保持穩步復蘇節奏。
這種樂觀的情緒在春節之后繼續蔓延,外界普遍認為3月份的市場將會更好,“小陽春”即將到來。
上述中介稱:“隨著春節假期過去,疫情管控的放開,預計2月將持續釋放去年年底積壓的購房需求,成交量會繼續上升,成交價格也將小幅上漲?!?/p>
盡管還沒有整體數據,但回暖的趨勢已經很明顯了。
根據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數據顯示,2023年2月9日北京新建商品房成交587套,高于近一周平均水平80.1%。
二手房方面,根據北京住建委和麥田房產統計數據顯示,2月6日-2月12日,北京二手房成交量為3190套,環比上漲13.4%。整體來看,2月以來(2月1日-2月12日)北京二手房成交4836套,較1月同期上漲16.6%,比去年同期上漲66.2%。
不過,樓市的熱度仍舊出現了分化,高端住宅房源和學區房相對比較火一些,而一些老舊小區,其成交量和成交價并沒有達到歷史水平。
博弈背后的復蘇真相
在一片樂觀的聲音中,業界期盼已久的“小陽春”是否已經到來了?
北京一位開發商人士告訴《鳳凰WEEKLY地產》,目前來看北京樓市確實在回暖,“但還談不上小陽春,至少要看三月份的數據?!?/p>
“從1月底和2月初的數據來看,當下市場只是走出了低谷,遠沒有達到所謂的小陽春,銷售的話有些夸張成分?!敝性禺a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
但他判斷,今年肯定會迎來一波“小陽春”,頂點就在3月份。“信貸端的寬松,再加上價格上的優勢致使目前的市場正在趨向正常,但目前正是起量的時刻,價格上漲還不明顯。”
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則顯得更為樂觀,她向《鳳凰WEEKLY地產》表示:“從數據看,其實1月份成交就回暖了,當月的銷量已經創近十年春節月的新高,二手房在春節之后也有了一個明顯的上揚。目前看,小陽春正在到來?!?/p>
但市場仍在激烈的博弈之中。
1月末,北京鏈家下架所有中海項目,除中海首鋼云尚之外,不再為中海帶客。據說,是因為中海欠了很多傭金。
盡管雙方均回復媒體稱,這只是誤會,雙方正在協商2023年新的合同內容。但如果你現在打開北京鏈家的首頁,仍舊只能搜索到3個項目。
這場源自渠道費用的交鋒也折射出當下的市場狀態,即便是北京樓市的最強王者中海,也在精打細算。
目前很多開發商的房子都還保留著著優惠,上述保利售樓處工作人員稱,“最多能便宜大幾十萬,如果你能帶新的客戶來,還會有更多獎勵”,但這個優惠隨時可能取消。
二手房方面,上述中介介紹,今年1月,一位客戶看上海淀一處的兩居室,但業主報價比他們的預算高出幾萬元。經過兩天考慮,他們接受了報價,但此時業主漲價3萬元。最終他們放棄了這套房子,選擇了一套相鄰小區的小兩居,“雖然部分條件沒有前一套那么完美,但價格在預算內。”
目前看,市場還未完全修復,購房人群對價格還是比較敏感,一旦出現業主漲價幅度過大,購房人還是會選擇繼續觀望。
郭毅表示:“從價格看沒有上漲的跡象,市場的回暖也跟目前的價格低位有一定關系。現在新房二手房庫存量比較大,新房現在限價低,二手房也漲不動?!?/p>
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12月,北京新房價格環比上漲0.2%、二手房則下降0.4%。
對于小陽春能否持續,張大偉向《鳳凰WEEKLY地產》表示:“目前看,北京沒有實質性的放松政策,特別是沒有對二套房首付松綁政策。如果這方面不放松,小陽春不會太熱,并且在之后也不會持續。”
目前,北京仍然實行“認房又認貸”,也就是說,如果名下有房,再買房就算二套;特別是如果名下曾經有過貸款,無論現在貸款是否還清,再進行買房都會認定為二套。其商業貸款最低首付普宅為60%,非普為80%。
對于很多真實改善購房者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門檻。
在《鳳凰WEEKLY地產》對多個分析人士的采訪中發現,北京是否能夠出臺放松樓市的政策至關重要。
政策放松的預期能否成真
在全國各地都紛紛發布樓市松綁政策之際,北京的樓市新政卻屈指可數。2022年的帶押過戶、接力貸等政策對樓市的刺激有限。在銷售的口中,為數不多能吸引購房者的政策優勢之一就是利率。
但2023年,這樣的局面可能會得到改善。
2023年1月3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引發《2023年市政府工作報告重點任務清單》,其中232條提到完善“一區一策”調控措施,支持“一老一小”、中心城區人口疏解和職住平衡的合理住房需求。
其實,區域調控放松的跡象在去年便已經出現。
2022年11月,北京市發布新政,通州區臺湖、馬駒橋地區商品房將不再執行通州區“雙限購”政策(即同時符合北京市現行限購政策和通州區限購政策),而是執行北京市其他區域普遍執行的限購政策,即京籍家庭可擁有兩套住房,非京籍家庭連續5年繳納社保或納稅可擁有一套住房。
這引發了外界對北京樓市放松的無限遐想。
對此,郭毅表示:“北京現在也在醞釀一些寬松政策,只不過目前處于兩會前期,還沒有正式頒布。如果預期的政策能夠落地,寬松力度達到市場預期,市場肯定還是一個向上的走勢,對全年北京樓市的復蘇起到非常大的支撐。但如果政策沒有出臺或者力度不大,今年市場恐怕還是一個前高后低的走勢,大家可能會更加觀望?!?/p>
而張大偉則稱,北京目前沒有任何影響全面樓市的寬松政策,壓抑的需求需要釋放,政策肯定會出現不同力度的調整。
再回到中海與鏈家的“誤會”,一家在北京年銷售額超過500億的央企都要精打細算,更不要說一個傾盡財力在北京購置一套住所的普通購房者。在無數期待與博弈中,北京樓市將要往何處去,答案或許不久就會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