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杜都督
“土耳其曾經是一個建筑工地,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墓地。”
周一凌晨的那場大地震已經過去了六天,但仍有大量人員還被壓在建筑廢墟下,生死未卜。
【資料圖】
雖然前景渺茫,但仍有少數幸存者被從廢墟中救出。
周一(2月7號)凌晨,土耳其東南部靠近敘利亞邊境接連發生兩次劇烈的地震。
當天的報數是,有超過5000人死亡,數千人受傷。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說,死亡人數可能增加八倍。而截至2月10日發稿,死亡人數已經超過2萬人——土耳其至少有17,674人死亡,已超過該國歷史上強烈地震的死亡人數;敘利亞當局報告有3,377人死亡。
不幸的是,根據過往的經驗,最初報告的死亡和受傷人數在一周內還將繼續激增。
〓 這次土耳其和敘利亞大地震,已經成為2011年日本地震和海嘯造成近20,000人死亡以來,世界上最致命的地震。
根據專家的分析,這次地震的威力,約等于130顆原子彈持續爆炸43秒。
更致命的是,地震后當地又迎來了嚴酷的雨雪天氣,本就艱難的救援工作更是雪上加霜。
而敘利亞還在內戰,在地震前該地區的生活本就艱難,現在加上嚴寒、地震、基礎設施損毀和霍亂爆發,住在那里的人實在是苦不堪言。
“土耳其-敘利亞大地震,很有可能是人類史上救援難度最大的災難之一。”相關的應急救援專家嘆息道。
雪上加霜
地震發生之時,中國女足球員李佳悅正在阿達納比賽。
她們離震中很近,被要散架的震動晃醒,一行人飛快向安卡拉轉移。
然而沒有地方是絕對安全的——
安卡拉也發生了6.3級地震,在逃亡的高速公路上,他們遭遇了極端惡劣的暴風雪,大風夾雜著雪礫打在她的臉上。
“我不知道接下來會怎么樣,我只希望大家都能平安。”
土耳其各地都在降雪,地震災區目前的溫度都在零攝氏度以下,而不少剛剛經歷過災難洗禮的地方,連電都沒有。
許多人被迫尋找自己的覓食,而其他人站在寒風中,無助地看著家人苦苦掙扎,無法從廢墟下被救出。
一群無家可歸的人,家沒了,親人也沒了,他們能去哪里呢?
數十具無主的遺體停在臨時停尸房,等待家屬的認領;
更多人被壓在廢墟之下,可能活著,也可能失去了呼吸。
一位居民痛苦地控訴:“我不是起重機,我無法舉起這些混凝土塊。軍隊在哪里?國家在哪里?團結在哪里?團結在哪里?”
有已經在地震中被震毀的樓房,再次冒起濃煙。
剛剛跑出來的幸存者心有余悸:“從開始,就沒有人來過這里,這棟樓里還有至少8條人命,始終沒有人來。”
“即使他們從地震中活下來了,他們現在也會死于濃煙。”
壞消息接二連三。
《非正式會談》的土耳其常駐代表唐小強,消失在了這場地震中。
他本想去美國讀大學,但在父親的建議下選擇了廈大:“自從來到廈門,我回到土耳其反倒有點不習慣了。”他不是那種只會說著“我愛中國”瘋狂撈金的網紅,這位17歲來到中國的土耳其小伙,會說一口流利的漢語,甚至還會說閩南話。
唐小強甚至“騙”來了自己的親戚——他有四個弟弟在廈大讀書,后來在《非正式會談》里,他作為土耳其的常駐代表座談。
地震發生后,親友的心一直懸著,直到昨天凌晨2點,他的好友宣布,唐小強確認遇難。
這個說著中國話,在廈門救過人,疫情期間當過志愿者的小伙子,唐小強,其實是令人印象最深的土耳其人。
他的女兒剛剛三歲,老婆還懷著二胎,他這次回家本來是為了探親的,沒想到天人永隔。
像唐小強一樣的人很多。在敘利亞北部,情況更為嚴峻。
那里飽受戰爭摧殘,數百萬難民生活在和土耳其交接的營地。
即使在地震前,這里的很多婦女兒童的基本生活就難以為繼,主要依賴國際援助。
而由于持續的內戰,這里有部分地區被反對派控制,敘利亞的西北部,只能從一個小的關卡運送資源。
而即使這條路也斷了——聯合國在2月7日表示,路線已經受損,他們停止向敘利亞提供救援。
強震、寒冷、霍亂、基礎設施搖搖欲墜、救援受困、震后的傳染病……這些對任何人而言,都是極其嚴峻的挑戰,然而沒有人能幫到他們。
在敘利亞受災嚴重的小鎮上,街上滿是煙塵和瓦礫碎片,一位男子提著一個白色裹尸袋在街邊等著。
他告訴記者,他家已經死去7個人了,他的妻子和兩個兄弟已經確認死亡。
“我拿著這個袋子,等他們(救援隊)把我弟弟、小侄子、弟媳婦帶出來的事后,我就可以把它們裝走了……”
〓 敘利亞境內的災民
“震動永遠不會結束了”
土耳其有96%的國土都位于地震帶上,其實很多居民都已經“習慣被搖晃”,可是這次震感之強烈,早就遠超從前。
這次地震的幸存者庫爾迪心有余悸地回憶地震發生時的場景:
他的父母嚇得尖叫,鄰居紛紛跑出家門,他當時只覺得,震動仿佛永遠不會結束。
這是1939年以來,土耳其遭遇的最強地震。
過去的25年里,土耳其發生了7次7.0以上的大地震,但都不如這次強烈。
黎明時分的照片顯示,城市一片混亂。
整排整排的建筑物像被一只大手推倒、拆散、掀開,露出了建筑物的門窗和鋼筋;更脆弱的房屋已經被夷為平地,只剩一堆壘起的磚塊;
建筑歪斜,房屋倒塌,金屬棒散落一地,汽車已經翻倒,馬路上滿是碎石,市民涌上街頭……
一座原本充滿生機的城市,已經變成人間煉獄。
根據視頻記錄,在震中卡赫拉曼馬拉什省,7層高樓,在地震中一秒鐘被夷為平地。
地震還帶來了各種麻煩的次生災害。
土耳其伊斯肯德倫的港口燃起了大火,火光直沖云霄。據推測,這場大火可能是地震導致一個裝滿石油的集裝箱翻倒,由此起火,火焰又蔓延到周圍貨物。
然而,地震造成的破壞又堵塞了港口,緊急滅火隊難以進入現場。而港口關閉,也意味著其他運載往地震災區的貨物的船只,不得不改道。
地震發生當天,很多人還在苦苦等待。
但隨著時間一點點溜走,24小時過去,天漸漸黑下來的時候,瓦礫中的呼救聲慢慢減小、消失、聽不到。
中國救援隊趕到時候,廢墟下壓著一個女人。
她的手在揮動,用微弱的聲音告訴救援隊,先救她的孩子。
但她不知道,孩子已經失去了呼吸……
有父親堅信女兒還活著,不停在廢墟上用力敲打,聲嘶力竭地呼喊著她的名字。
那時距離女兒失聯,已經過去了82小時……
體育館里,擺放著很多地震遇難者的遺體,有男子俯在遇難者身上,做著最后的告別。
那里躺著的是他的未婚妻。他想給她披上婚紗,此刻卻只能蓋上裹尸布。
他說:“我唯一的希望是,她離開之前沒有感受到任何痛苦。”
還有媽媽對著救援隊流淚控訴:“如果你早來一天,他也不會死去。”
救援與希望
毀滅性的災難場景中,也點綴著希望。
地震72小時后,一名8歲的男孩被從土耳其哈塔伊的廢墟中救出。
敘利亞阿夫林市附近,有救援隊發現一名出生在災難廢墟下女嬰。她的臍帶仍與母親相連,母親在救援人員到達之前已經遇難,她趴在母親的身體上哭,全身都是淤青和擦傷,但還是奇跡般地堅強活著。
這名女嬰是家庭中唯一的幸存者。
她的母親、四個兄弟姐妹,都已經全部遇難。
靠臍帶維持下來的小生命,將成為這個家族唯一的光。
每一次救援人員從廢墟中救出幸存者,周圍的人群都發出歡呼。
素不相識的人,也紛紛揮手致意。
或許,幸存者并不是他們認識和期待中的親人,但這一刻,他們互相都是親人。
各國救援隊和物資,都在陸續抵達地震災區。
鳳凰WEEKLY記者到達伊斯坦布爾的時間,是2月10號早晨6:30。
在伊斯坦布爾機場,他遇到了很多國家的救援隊,還有我們的藍天救援隊、平瀾救援隊以及深圳公益救援隊。
有官方隊伍,有民間隊伍,他們熱情地與彼此打招呼。
或許有共同認識的人,或許有共同參與過的救助,或許也沒有。
很快,他們將被安排具體行程,去到受災嚴重的地方,為那些尚在絕望中的人帶來希望。
而目前展現在救援隊面前的,還是一條道阻且長的路。信息的增量和顆粒度是遠遠不夠的,人手也緊缺,需要的物資仍未到位。
根據土耳其駐華大使館的公告,當地需要的物資,包括保暖衣物、帳篷床墊和取暖設備等仍在募集中,將在2月13日晚之前寄送。。
↓ 滑動查看
共情是人類本能,也是我們之所以成為人的原因。
“經歷過汶川,每年512那天都要閉網。我們了解在這種狀態下可能發生的事。”
“淋過雨的人,更懂得怎么為別人撐傘。”
在天災面前,我們不分國籍,全球的人類,都屬于同一個命運共同體。
惟愿,逝者安息,生者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