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2023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只有立足國情農情,結合中國特色,從供給保障、科技裝備、經營體系等多方面的有效落實才能完成產業韌性強、競爭能力強的農業強國建設。
匯通達遵循鄉村振興的指導方針,落實一號文精神,其農資產業鏈服務從市場碎片化、需求碎片化、生產碎片化、供給碎片化行業痛點出發,通過數字技術有效推動了傳統農資行業“生態”的轉型升級,重點合作伙伴包含中化、中農、中鹽紅四方、瑞星集團、云天化、明泉集團等行業頭部企業,同時也與重慶、安徽等供銷社圍繞當地縣域經濟,開展三農服務工作。
業務模式:全鏈路全場景推動農資產業變革
目前,農資行業存在市場、需求、生產與供給的碎片化的痛點,匯通達通過構建“兩端一路”的產業互聯網平臺服務,為農資行業提供穩定高效的供應鏈服務、數字化服務、生態圈服務和渠道升級服務,助力農業豐產豐收,助力三農產業轉型升級。在其農資服務業務中,囊括了飼料、化肥、農藥、農機、農服等五大產業體,真正做到了數字服務從工廠到農戶,再從田間地頭到生產加工全鏈路、全場景的農業產業化新模式。
例如,在化肥版塊,匯通達從供需兩端痛點出發,順應國家綠色農業與減肥增效的發展趨勢,積極為化肥廠提供采購服務及渠道服務。通過與瑞星集團、重慶農資等多家優質廠商的戰略合作,在圍繞縣級經銷商開展成品肥聯采聯銷的同時,用數字化技術對農資產業鏈各個有機主體作智能鏈結,持續為廣大農戶提供優質的化肥服務。
在飼料領域,匯通達主要通過整合原料供給,主抓豆粕、玉米等飼料等主要原料,為飼料企業及糧食加工企業提供高效的定向供應鏈服務,目前已為牧原、新希望、光明等飼料企業提供穩定的原料供給和供應鏈渠道優化服務,并用數字化技術幫助其實現轉型升級。
在更廣泛的農服領域,匯通達在整合農資產業聯盟知名企業的基礎上,發揮自身企業數字化技術特長,在全國范圍內積極開展農資會員店體系建設,為當地重要農業合作伙伴賦能,幫助農村千家萬戶提高農業技術水平。
匯通達農資事業部CEO易蘇寧表示,從行業發展看,整個農村服務領域,無論是產品端還是客戶端,都涌現出了許多新的需求。在產品端,更多產品正在向更環保、綠色的方向轉變,匯通達自身也在積極探索綠色防控常用技術在農產生產中的實際應用;而在客戶端,未來隨著一大部分種植大戶、養殖大戶出現,農資零售店會轉為種植大戶,他們也將成為匯通達重要的下游服務對象。
市場動作:開放心態下的品牌共建與強強聯合
圍繞化肥、飼料、農藥、農機、農服五大產業體,以農村產業互聯網平臺為基礎,匯通達在具體的市場實踐過程中,更以積極開放的心態與諸多優秀品牌與產商展開了合作與共建。
匯種沺系列,是匯通達在農資定制化探索方面的代表性產品之一。
2021年,匯通達在與中鹽紅四方、云圖控股、浙農等頭部農資生產企業合作過程中,通過C2F模式反向定制,共同研發推出了“匯種沺”復合肥系列產品。自上市后,憑借巨頭強強聯合的產品優勢和產業互聯網平臺通路,匯種沺快速抵達農戶終端引爆市場。僅2022年上半年,匯種沺在6大主糧——蘇魯豫皖鄂冀等省份就已服務20萬余畝農田,惠及11000余農戶。
在穩定農產品銷售的重要手段——訂單農業方面,匯通達也在積極行動。1月13日,匯通達與中化現代農業(蘇皖)有限公司就中化MAP項目達成正式合作。中化MAP將向匯通達開放蘇皖省區可用庫點25處,以便進行農戶種植訂單代收儲業務的進一步開展。
對此,業人士普遍認為,與中化MAP的戰略合作,標志著匯通達農資產業互聯網平臺能力的日益深化夯實,其服務勢能已滲透至產前、產中、產后、流通、倉儲等各個環節。
2月4日,匯通達更是與中鹽紅四方再次達成了共建復合肥品牌“金豐慶”的深度合作。根據報道,這將是一次比“匯種沺”更加廣泛的魚深入的一次合作,其預計在今年完成全國市場全面布局的“金慶豐”品牌,將覆蓋各類作物專用肥、硫基肥、緩釋肥、控失肥、尿素等多個產品。
匯通達與供銷社體系的合作也在積極展開。
長期以來,匯通達與重慶、江蘇等地供銷社體系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1月18日,匯通達與安徽省供銷社達成了宿州試點項目的合作意向。雙方將在飼料上行、玉米小麥收儲、農藥化肥等方面展開合作嘗試,將在圍繞農村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為農村傳統流通實體“造血”的同時,探索出更多的資源整合與合作空間。
“立足國情農情,結合中國特色”,一號文件早已明確指出,中國的農業現代化,不能簡單照搬國外大農場模式。而通過一個農資零售店或種養殖大戶帶動一群種養殖散戶集采集種的模式,通過反向定制、集單反采降低農戶的采購成本,激發農戶的科技種植積極性,做到藏糧于技,或許將是實現農業規?;s化經營的一條有效途徑。
對此,匯通達助理總裁、農資事業部CEO易蘇寧也做出了積極回應。易蘇寧表示,未來匯通達將在充分整合產業鏈條上各合作伙伴優勢的基礎上,繼續深挖匯通達農資產業互聯網的全流程協作能力,化解市場碎片化,需求碎片化、生產碎片化、供給碎片化等流通難題,全面提升匯通達農資產業互聯網的平臺能力和產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