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頌 編輯|米利暗
電視劇《繁花》終于出預告片了。
是的,你沒看錯,從開拍到現(xiàn)在,整整三年了,《繁花》才拍出個預告片。
(相關資料圖)
誰看了不說一句:拖延癥大師王家衛(wèi),不愧是你。
最開心的無疑是《繁花》的微博運營工作人員,終于不用再發(fā)24節(jié)氣圖了
王家衛(wèi)拖延這件事,早已是娛樂圈公開的秘密:
《阿飛正傳》拍了近一年;
《東邪西毒》長達兩年;
《花樣年華》拍攝了一年3個月;
《2046》則達到驚人的五年;
《一代宗師》光是拍攝時長就耗費了3年,完整的籌備時間更是長達13年。
這年頭,別人恨不得10倍速拍片,王家衛(wèi)獨愛0.5倍速。
上面的例子還只是電影,要知道《繁花》可是電視劇啊……
胡歌無疑成了當代娛樂圈新怨種。
胡歌的另一部劇《縣委大院》4月份公布陣容,5月份開機,7月份殺青,即將定檔播出了;
另一頭,《繁花》出走三年,歸來仍是《預告片》。
胡歌也已經在劇組過了三次生日,進入四十不惑的年紀。
但我們相信只要王家衛(wèi)努力一把,胡歌或許還要和劇組相依相伴到50歲。
胡歌的粉絲又可憐又好笑。
他們從當年偶像“和名導演合作”的開心,已經逐漸變成了“希望胡歌明年能換個劇組過生日”的卑微。
離譜的是,王家衛(wèi)也就此“臭名遠揚”,流量明星的粉絲,直接談王家衛(wèi)色變:
“還是讓梁朝偉、王菲、張曼玉來吧,我們哥哥真經受不住他的折磨。”
王家衛(wèi)真有這么狠嗎?
不要靠近王家衛(wèi),會變得不幸
前陣子,有一個叫 #史上最冤種的劇組# 的話題登上了熱搜,指的正是王家衛(wèi)《東邪西毒》拍攝現(xiàn)場。
那一年,影后影帝們風華正茂,剛進組時他們都很興奮:
王祖賢說自己完全信任導演。
進組4天的張國榮滿心期待著自己的打戲;
很少拍古裝的張曼玉一臉傲嬌地表示,自己演的是公主。
幾年后《東邪西毒》電影上映了,演員人都傻了,一切和自己以為的完全不一樣:
張國榮的黃藥師變成了歐陽鋒,成片幾乎沒有打戲;
公主張曼玉,變成了歐陽鋒的嫂子;
梁朝偉原本的角色是東邪,看完成片才發(fā)現(xiàn)他演的是盲武士。
那王祖賢呢?笑死,電影里她根本一秒鐘的鏡頭也沒有……
飾演黃藥師的梁家輝,采訪時大倒苦水:
“三年半的時間,只知道自己演的是黃藥師,劇情怎么走都不知道,只知道每天呆在這里面耗,耗時間,浪費青春。”
而今日的胡歌,其實就是當日的林青霞
——進組慶祝生日才38,殺青已經四十不惑了。
從1988年拍攝第一部電影至今34年來,王家衛(wèi)只拍了9部電影。
憑實力熬過了幾代人的40不惑,王家衛(wèi)真的很行。
他有一個“折磨”演員的絕招,就是他本人會寫劇本。
不僅寫,還要邊寫邊拍,開機好幾個月了,演員還沒拿到劇本,只能“瞎子跳舞”。
張震出演《春光乍泄》時,王家衛(wèi)告訴張震:“你是臺北西門町的小孩,一個背包客,自己到全世界去旅行,我放一首歌給你聽好了,你的人物就是這個感覺。”
第一次合作,張震大受震撼,心想:“導演不會是個神經病吧!”
演著演著張震實在受不了沒有劇本,決定和王家衛(wèi)推心置腹聊一聊。
王家衛(wèi)耐心傾聽了張震的長篇大論,最后只說了一句話:
“在這一根煙的時間里面,小鬼你就長大了”。
聽完了張震依然一臉懵:他到底在說啥……
和藝術家合作就是這么神秘莫測,溝通跟沒溝通都一樣。
但王家衛(wèi)還特別執(zhí)著,特別喜歡讓演員自己琢磨他的意思。
《阿飛正傳》有一場戲,王家衛(wèi)讓劉嘉玲擦地板。
一連擦了27次,劉嘉玲越演越懵,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干嘛,更不知道這锃亮的地板還有什么好擦的。
直到劉嘉玲擦得滿身大汗,毛孔里都散發(fā)著汗氣,王家衛(wèi)說“這感覺對了。”
究竟是什么感覺,大概全拍完了,劉嘉玲也沒搞清楚。
當然,實際上,比起梁朝偉,這些的折磨都不算什么。
畢竟,梁朝偉曾被王家衛(wèi)打擊到回家一邊拖地一邊向劉嘉玲哭:“王家衛(wèi)好像不喜歡我”,氣得劉嘉玲打電話向王家衛(wèi)討公道。
劉嘉玲擦了27次地板?
拍《阿飛正傳》吃梨,梁朝偉吃了27遍,最終被剪;
拍《花樣年華》吃面,梁朝偉連吃了26碗。
經過十幾年的磨煉拍《一代宗師》時梁朝偉已經波瀾不驚,還開始安慰驚恐的章子怡:“不用緊張,我們都NG五六十遍的。”
梁朝偉是怎么習慣王家衛(wèi)的?
無他,太累了。
沒那個精力再去跟王家衛(wèi)計較這么多了。
另外,王家衛(wèi)還有一個愛好,就是邊剪輯邊改劇情。
很多演員辛辛苦苦拍了幾個月的戲,最后都被王家衛(wèi)“一剪沒”。
當年張學友演《阿飛正傳》,三個多小時吃了幾十盤意面,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表演什么,被王家衛(wèi)一句“算了,下一個人”打發(fā)走。
一個抬頭動作,張學友又拍了六十多次,到最后,王家衛(wèi)還是不滿意,臨走時還是一句「算了」。
這場戲最終一剪沒,張學友崩潰。
木村拓哉跟著王家衛(wèi)稀里糊涂拍了5年《2046》,拍到成片只剩7分鐘。
戲份被剪少了就算了,有時候辛辛苦苦工作了幾年,直接連背影都被王家衛(wèi)給剪沒了。
《春光乍泄》中“消失”的關淑怡、《東邪西毒》中“消失”的王祖賢、《一代宗師》中“消失”的張智霖……
這種心酸有誰能懂?
張震結婚時,參加婚禮的賓客隨禮都是現(xiàn)金紅包,王家衛(wèi)則給了張震一張紙條:
以后盡量少剪你的戲。
王家衛(wèi)對張震還是有點偏愛的,但是不多。
王家衛(wèi),詭計多端
受害者如此之多,王家衛(wèi)“沒劇本、愛拖延”的名聲在外,為什么還能一部又一部地拍?
靠的是,“坑蒙拐騙”。
王家衛(wèi)還是個小編劇時,就針對催稿發(fā)展出一套應對話術
——對外只留家里的電話,催稿電話一來他就裝聾裝瞎,逼得性格淳樸的媽媽天天痛苦撒謊,“他不在家,還沒有回來”。
成了導演之后,王家衛(wèi)最真誠的表情,一定出現(xiàn)在“欺騙”大牌明星的時候。
當年為了讓李嘉欣拍《墮落天使》,王家衛(wèi)用跟金城武、黎明合作來誘惑她。
24歲的李嘉欣信以為真,開心接下了戲約。
進了劇組,她即沒碰到黎明,也沒碰到金城武——原來王家衛(wèi)把他們分成了兩個組。
李嘉欣幾乎是在孤獨的狀態(tài)下完成了這部戲。
《春光乍泄》要去阿根廷拍攝,但張國榮當時有計劃開演唱會、錄唱片,就拒絕了王家衛(wèi)的邀約。
王家衛(wèi)拍著胸脯保證:“沒問題的,我們去阿根廷,你會覺得好舒服,就像度假一樣的啦!保證讓你按時回來開演唱會。”
梁朝偉這邊,剛發(fā)完誓不拍同性題材,王家衛(wèi)就給他瞎編了一個劇本:
你在劇里會有一個女友,會有床戲,還會有一個爸爸。
到了阿根廷,王家衛(wèi)立馬扣下了張國榮和梁朝偉的護照。
逼得張國榮卡點往返香港和阿根廷,根本沒有休息的時間,甚至生了場大病。
至于梁朝偉,結局大家也都知道了——他的床戲是和張國榮拍的。
曾經王家衛(wèi)對他們的信誓旦旦,都成了風中嘆息。
王家衛(wèi)不僅坑演員,老板也是照樣坑。
比如他第一部戲的老板鄧光榮。
上世紀八十年代,黑幫片正當紅,王家衛(wèi)精準找到了時代點,推出了質量上乘的出道作品《旺角卡門》。
這部電影讓張學友拿下金像獎最佳男配角,劉德華、張曼玉雙雙首次提名影帝影后,還拿下千萬票房。
口碑票房雙豐收,老板鄧光榮喜上眉梢。
對年輕人來說,這部電影最大的認知是表情包出處
看老板開心,王家衛(wèi)乘勝出擊,向老板激情畫餅:
下一步作品有槍戰(zhàn),有愛情,還有劉德華、張曼玉、張學友,梁朝偉、劉嘉玲、張國榮。
這樣的陣容拍精彩槍戰(zhàn),妥妥大賺特賺!
鄧光榮豪擲4千萬,告訴太太不用顧忌錢,去盡情地、大方地看珠寶,自己期待滿滿走進了首映場。
結果首映過后,觀眾罵聲四起,老板鄧光榮也笑不出來。
最終,《阿飛正傳》票房太差,根本回不了本,鄧光榮的影之杰公司后力不足,倒閉了。
以一己之力坑了一個公司,誰看了不說句牛X。
《阿飛正傳》后,王家衛(wèi)不想再給別人打工,約了自己的好朋友劉鎮(zhèn)偉辦起了公司。
但因為上一部的票房太差,在香港拉不來投資,他把心思歪到了臺灣市場。
他信誓旦旦地告訴投資人:這次不拍現(xiàn)代題材了,拍金庸武俠!
拉著梁朝偉、張國榮、林青霞、王祖賢、張曼玉豪華陣容拍金庸,肯定賣座!
《東邪西毒》就這樣定下來了,為了安撫投資人,王家衛(wèi)還特意拍了一段武打片花
——畫面里,張國榮對打一群人,酣暢淋漓。
這個片段放到了電影一開始,也是張國榮僅有的一點武打戲。
《東邪西毒》拍攝時間長達3年,一度拍到資金告急,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王家衛(wèi)找來劉鎮(zhèn)偉用原班人馬在同時間拍出了一部《東成西就》。
27天拍攝完成的《東成西就》,收獲了兩千多萬港幣的票房,入圍當年票房前10,而投資四千萬港幣的《東邪西毒》卻只收獲了1千萬的港幣。
同一家公司,左手商業(yè),右手藝術,到頭來還是王家衛(wèi)贏麻了。
王家衛(wèi),憑什么
王家衛(wèi)把天王巨星們折磨得死去過來,但為什么大家都甘之如飴呢?
往俗了說,因為跟著王家衛(wèi),真的很容易拿獎。
娛樂圈有個傳說,想要賺錢找劉鎮(zhèn)偉,想要拿獎找王家衛(wèi)。
王家衛(wèi)的電影,幾乎都是各大電影獎的常客。
且不說《重慶森林》、《一代宗師》這幾部獲獎熱門。《阿飛正傳》再不賣座,也拿到了當年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多項獎項。
《東邪西毒》海內外獲獎無數(shù),威尼斯、金馬、金像,一個都沒落下。
王家衛(wèi)與王晶,常被人笑稱為一個大雅,一個大俗,俗人王晶對王家衛(wèi)表貶不一的諸多評價里,也有一條俗氣但合理的:
“王家衛(wèi)是個聰明絕頂?shù)娜耍x擇了一條比較累的路。他很懂每一年影展評判的走向,他就會把自己的那個戲往那方面靠攏。”
王家衛(wèi)這種拍法,就連李安都很“嫉妒”他。
劇本還沒成呢,就能吆喝一大幫一線明星拍戲。
拍了幾年的東西,他想從頭來過就從頭來過。
不知道怎么繼續(xù),就整點如夢似幻的對白和迷人的音樂。
拍得這么隨性,到最后還把所有的獎都拿了個遍。
你不服不行。
而所謂的“王家衛(wèi)風格”,也在影響上成為了人們爭相模仿的對象。
如今只要打開視頻網站隨便一搜,就可以看到無數(shù)的模仿視頻。
也許,風格才是王家衛(wèi)最讓人驚嘆的地方:
審美自成一派,內核卻卻是他對時代情緒的精準捕捉,各種情緒,他都可以通過一方屏幕精準呈現(xiàn)在你面前。
為了做到自己追求的風格,拍到自己想要拍攝出的故事感覺,他花言巧語講故事,“騙”完老板“騙”演員。
實際上,王家衛(wèi)也不是為所欲為。
總是和大牌明星合作,每個人的時間都緊張。王家衛(wèi)會提前了解他們的檔期,做好規(guī)劃,每到一個地方拍攝,都猶如餓狼下山,能拍多少拍多少。梁朝偉曾透露,《春光乍泄》拍了40萬尺菲林,差不多10部電影的長度,而王家衛(wèi)也剪了7個版本。為了拍攝《一代宗師》,他以葉問為錨點,從香港往北一路研究各路功夫,深入到每位功夫后代家中溝通學習,本子上密密麻麻全是細節(jié),有功夫姿勢,也有練武之人的生活習慣。在創(chuàng)作上,王家衛(wèi)從來不輕松,而是無論是對自己還是演員,他都選擇了更艱難的道路。但是在市場化上,王家衛(wèi)從來都是聰明人。
他懂得用商業(yè)化包裝影片,用明星云集來吸引關注,打著類型片的旗號拉投資出品,拍出只有王家衛(wèi)能拍的作品。
有天分還聰明,不端著,做事知進退懂分寸,這樣的人不僅不會失去機會,而是擁有更多支配資源的自由。
王家衛(wèi)是職場PUA大師嗎?
無論王家衛(wèi)本人多么天才,多么優(yōu)秀,他的電影世界,運行邏輯有著很殘酷的一面:
在他的電影里,沒有人被偏愛,只有電影和故事本身。
他這種自顧自的行事方式,確實傷害到了不少演員的心,比如張震。
為了演好《一代宗師》里的一線天,張震認真學了幾年八極拳,拿了個全國表演賽冠軍,到了最終成片,他的戲份被剪得支離破碎,一代宗師只剩下了宮二和葉問這一對宗師。
這對張震來說是一次重創(chuàng),但在王家衛(wèi)的眼里,故事結構早已清晰,張震演得再好也要為故事讓位。
這也是王家衛(wèi)身上最讓人“詬病”的一點便是對演員的壓榨方式,十分符合當下年輕人最討厭的職場PUA理論——
沒有方案,卻要成績。
不講需求,只談感受。
不講道理,只講責任。
頻繁多次打擊人的自信心,讓人喪失職業(yè)信念,乃至喪失掉自信。
但王家衛(wèi)和真正的職場PUA大師之間,還有著一點明顯的不同:
同樣是懷疑自己,職場PUA讓人喪失信念,而王家衛(wèi)能把演員打碎并升級。
王家衛(wèi)的劇組更像是一個理想國,他用自己的名聲和獎項,給演員支撐起了一塊安全地:
在他的劇組,你完全不用關心任何番位、資金、拍戲時間太緊等等問題,只專注表演就可以。
而且,擔心被王家衛(wèi)禍害的流量明星粉絲實在是過慮了。
——不是誰都可以進入王家衛(wèi)的劇組。
成為王家衛(wèi)的演員本就有這極高的門檻,他邊拍邊寫劇本的創(chuàng)作方式,注定會讓淘汰掉很大一部分急功近利的演員。
他需要的演員身上一定有能激發(fā)想象的人格或特質,她能從他的臉或眼神中描繪故事,創(chuàng)造角色。
張曼玉便是由王家衛(wèi)一手挖掘的好演員。
1983年,張曼玉獲得香港小姐選美大賽亞軍,很長一段時間里她都是影視劇里的花瓶,負責靚,只管美,很難說有多好的演技,只能稱贊一句還算努力。
拍攝《旺角卡門》時,王家衛(wèi)發(fā)現(xiàn)張曼玉演戲時,臉部神情雖然還有些僵硬,卻有著很好的身體語言,動作中飽含風情。
于是他刪減了張曼玉的臺詞,只是讓張曼玉徘徊走動,留下了她動人的神韻。
而張曼玉這一特質和天賦,在后來的《阮玲玉》、《花樣年華》中都有得以驗證,越來越懂自己的張曼玉,成了電影圈聲名大噪的影后。
梁朝偉在和王家衛(wèi)合作前,早已在TVB演了幾年戲,也和幾位大導演合作過,到了《阿飛正傳》收到的就是NG再NG,直接懷疑自己到底會不會演戲。
王家衛(wèi)一開始并不喜歡梁朝偉,因為他已經有很多經驗,演戲太程式化。
他曾在采訪中說自己更愿意和張曼玉、劉嘉玲這種公認“不會戲”的演員合作。
一直以來都是演員優(yōu)等生的梁朝偉,卻也在《阿飛正傳》的磨練中悟出了自己和戲之間的關系:
“直到碰到王家衛(wèi)才知道自己還是可以進步的,突然間對演戲的興趣又回來了。”
《阿飛正傳》里,梁朝偉出場只有幾分鐘,卻成了梁朝偉十分重要的轉折點。
在這之后,梁朝偉的角色幾乎都要靠演員的表演豐滿角色,梁朝偉完全做到了把氛圍感感染力與表演的精確性完美融合。
后來再跟王家衛(wèi)合作,梁朝偉的感受只剩舒適:“沒必要想太多。對故事一無所知,就生活在角色里做自己就行了。”
能拍完王家衛(wèi)戲的人,演完便是一場很難得的演技訓練——
用一次又一次的NG,折磨這些風華絕代的大明星,才能讓他們在鏡頭前忘記自己身份,才能詮釋最真實的他們。
王家衛(wèi)用著大把的時間,打磨出更準確的情緒和氛圍,帶著演員們入戲,而不是不是在鏡頭前“做戲”。
這樣的工作模式,反而比那些拿著具體劇本,限時三個月內拍完,只把演員當作一個人偶道具的做法,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但只可惜,再也沒人像王家衛(wèi)一樣拍電影了。
參考資料:
1.《魯豫有約 》訪談 2015-2016
2.《真情指數(shù)》訪談 2005
3.《一代宗師紀錄片》紀錄片 2012
4.《王家衛(wèi)與馬丁·斯科塞斯紐約對談<一代宗師>與<華爾街之狼>》2014
5.《 王家衛(wèi)做客紐約移動影像博物館英文訪談》2008
6.《王家衛(wèi)是職場PUA大師嗎?》,北戴河桃罐頭廠電影修士會,2021-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