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hikaru 編輯 | 杜都督
這本來是一樁普通兇殺案。
死者是烹飪學校的男廚師,被人發現死于后廚的操作間。
他的尸體有兩處槍傷,分別貫穿了他的心臟和脊椎。
警察調查了3個月后,帶走了他的遺孀——
一位小說作家,她最出名的一本書,叫《如何謀殺你的丈夫》。
小說成了劇本,現實成了劇情,丈夫仿佛演員,而妻子操縱著一切。
這種戲劇感才真正令人毛骨悚然,原來,現實比電影更有戲劇性。
恩愛背后的慘劇
事情發生在2018年的美國俄勒岡。
死者丹尼爾被殺的地方,就在他所任職烹飪學校里。
學校沒有監控,現場也沒有強行進入的痕跡,經過警察調查,連死者的錢包手機都沒被動過。
尸檢報告顯示,從距離上判斷,他身上所中的兩槍致命傷,都是張開雙臂和對方擁抱才被射中的。
很明顯,這是一起熟人作案。
一般來講,一個人被謀殺后,另一半配偶往往都是警方懷疑的重點目標。
他的遺孀南希也進入了警察的視線。
南希很配合警方,南希表示案發當天她醒得很晚,直到丹尼爾出門上班,自己都還賴在床上沒有起。
警察告訴南希丹尼爾身上的子彈,都自格洛克9毫米全自動手槍。
南希居然主動交代,自己家里也有一把同樣型號的格洛克手槍,還是丹尼爾生前陪同自己購買的。
而當警方在看到南希家中的這把槍時,發現雖然槍的口徑到槍管長度全部一致,但這是把從未開過火的新槍。
從證據來看,好像并不能說明南希有什么問題。
并且根據朋友反映,他們倆是遠近聞名的模范夫妻。
雖然兩人都不是初婚,但細心善良的丹尼爾和浪漫主義至上的南希,見到彼此后馬上擦出了火花。
隨后,他們便在丹尼爾老家的小鎮上,過起了樸素的田園生活。
丹尼爾每天會去烹飪學校工作,南希平時操持家務,偶爾也會在個人博客上更新小說,兩人恩恩愛愛,令人羨慕。
案發當天,知道丈夫去世以后,悲痛欲絕的南希還在社交平臺上發表了一篇讓人聲淚俱下的悼念信。
連熟悉的朋友都在為南希作證:“他是她的一生摯愛,我不相信南希會做這樣的事情。”
“了解她的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南希的痛苦?!?/p>
這樣悲傷溫柔的妻子,真的會是殺人兇手嗎?
隨著調查的深入,警方很快發現了南希除了妻子外另一個身份:
懸疑愛情小說家。
“每一天,她都在幻想殺死她的丈夫”
脫下生活安穩、幸福甜蜜的主婦外套,作家南希是一位懸疑愛情小說作家,寫過不少作品。
她經常會在自己的作品里以婚姻關系為主線,其中設計一段妻子謀殺丈夫的情節,以增加小說的戲劇沖突性。
在她描繪的小說主角,大多都是性感、有魅力、半裸的男士,很多都是海豹突擊隊成員成員。
有這樣的主角,內文設計也當然很“野”,不忠、放蕩、犯罪、謀殺,都是其中重要元素。
埋伏在婚姻里的暗流涌動,巧妙的殺人手段以及解不開的謎底,都讓南希的小說一度很受當地讀者的喜愛。
她在小說《錯誤的丈夫》中,為女主人公設計了一段經典臺詞:
“在她的婚姻中,她每一天都在幻想殺死她的丈夫?!?/p>
2011年,她在博客上發布了一篇叫《如何謀殺丈夫》的小說。
在全文開頭,南希就用冷靜的口吻講述了自己構思這篇小說時的心理:
“身為一位愛情懸疑類型的小說家,我花了很長時間去想象如何謀殺,以及動手后怎樣躲避警察的調查。
畢竟,謀殺可以讓我變得自由,但我可不想在監獄里度過余生。我不喜歡連身衣,也不喜歡橙色(美國囚服的顏色)”
除了這段開場白很有代入感,甚至不知道說的是女主角,還是南希自己。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南希在小說里還事無巨細的剖析了,各種下手除掉丈夫的方法:
用刀近距離捅刺,會把血噴濺到自己身上。這時,誰會來幫你清洗地毯呢?
下毒最適合女人。但毒藥的來源是個問題,而且中毒時間太長,容易露出破綻。
勒死不太行,我哪兒有那么大的力氣啊。
開槍的聲音太大了,還需要很多技巧,槍殺案的現場處理起來難度也太大了。
雇兇殺人,不太好找幫手,還容易被警察盯上。
讓情人出手?丈夫死后,妻子能拿到錢。情人撈不到錢,不怕他連你也滅口嗎?
這些步驟和思考,詳細到了讓人后背發涼的程度。大概因為過于寫實、非常沉浸,這本書也讓南希名聲大噪。
回頭想想,能在一個短篇小說里,構想出這么多種的善后方案,真不知道該夸南希的腦洞清奇,還是細思極恐。
而最巧合的是,《如何謀殺丈夫》中關于殺人動機的每一處心理描寫,都能和七年后的殺夫案對應上。
南希在小說中提到過了一個重點——金錢。
“離婚是很貴的,你愿意把自己的財產分給對方一半嗎?雖然下手會讓警察很容易找到你。所以,你必須準備好計劃,心狠手辣,不留下任何破綻?!?/p>
“我和丈夫都是二婚。我們發誓不會再次離婚,但不排除會被流彈射中或者死于可疑事故。”
果然,在寫完這本書的七年后,他們并沒有離婚,丹尼爾也蹊蹺地死在了可疑事故里……世界上真的有這么多的巧合嗎?
當七年后,丹尼斯被發現槍殺于廚房時,南希的這篇小說再度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然而僅憑小說定罪太過荒唐,警察還是需要挖掘真正現實的證據。
為了150萬,殺夫騙保
警察把目標鎖定在那把型號一致、但還沒開過火的“新槍”上。
警方懷疑南希在作案后,用網絡上秘密購買的全新零件,替換了手槍里的套筒和槍管,然后再把開過火的零件扔掉。
這樣一來,她手里就有了一把不可能殺過人的“新槍”,這不僅能洗脫嫌疑,也不必為買過槍而編造謊言了。
之所以有這個猜測,是因為警方在南希的電腦上查到,她曾經多次搜索過“黑市”“槍零件”。
然而在丹尼爾死后幾天,南希關閉了自己的網購賬戶,上面很可能有她購買手槍零件的記錄。
很快,南希的不在場證明也露出了馬腳。
她案發時家中只有自己,沒人能給她證明。
可根據烹飪學校附近的監控錄像顯示,在丹尼爾還沒到學校前,大約7點8分時,一輛白色的豐田車在校門口曾經出現過。
20分鐘后,這輛車再次出現在監控里,并一路快速向西開去。
雖然監控沒有拍攝到豐田車的車牌照,但南希剛好擁有一輛同色,同款的車型。
在監控面前,南希改了口供。
她說自己因為丈夫突然離世而短暫失憶,那天早晨可能出去買咖啡,因此出現在學校門口。
不過同樣沒人能為南希證明,當天在咖啡廳見過她。
(資料圖片)
更詭異的是,在南希的上網記錄里,警方還找到了她曾經閱讀過一篇名為《掩蓋謀殺的10種方法》的文章,并且認真做了筆記。
里面不乏,關于如何處理手槍零件和清理兇殺痕跡的內容。
有鄰居反映,雖然在社交平臺上表現的很悲痛,但在處理丹尼爾的后事時,南希從未表現出任何傷心或悲痛的樣子。
有時,還能在她的臉上看到一閃而過的解脫神情,并且在案件還沒水落石出時,南希就開始著手搬家。
疑點越來越多,南希逐漸成為了這起兇殺案的唯一嫌疑人。
而尋找南希的作案動機,也成為推動案件發展的重點。
恰好在此時,南希主動來到警局尋求幫助,希望盡快給她開具丹尼爾的死亡證明信,用以申請領取人壽保險公司的理賠金。
警方很快調查到,南希曾經是保險推銷員,她為丹尼爾購買了6份人身意外保險。
只要丹尼爾一死,南希作為唯一受益人,就能拿到高達150萬美元的賠償款!
原來,南希美國言情小說作家協會的會員,雖然出版過六本小說,但版權收入卻很低。
但生性浪漫的她,一直想在退休后賣掉房子環游世界,可丈夫卻一心想攢錢養老,因為此事,兩人爆發過激烈的矛盾。
面對重重鐵證,擁有超強語言表達能力的南希給自己找了諸多理由。
她不僅把購買手槍的行為,推到丈夫身上。還把買槍的行為,歸納到獲取“寫作靈感”上。關于其他指證,她則全部以命運般的巧合來解釋。
可惜的是,這一次南希的講故事的能力,并沒有獲得警方的認可。
2018年,南希被正式批準逮捕。
4年后的昨天,在當地時間6月13日,南希被判處終身監禁。
曾經有一部叫《消失的愛人》的電影獲得了8.7分,很多觀眾被智商超人的女主及她縝密的作案經過所折服。
這之前三年,南希的《如何謀殺丈夫》出現,之后四年,南希殺夫騙保案的橫空出世,這讓人們感嘆現實生活永遠比小說更荒誕。
同樣,南希在小說和現實里也曾抱怨,生活目標不同的婚姻讓她覺得窒息,但又不能逃離。
丈夫不能理解她小說家的浪漫,總想用生活瑣事綁住她,只有讓他消失才能完成解綁。
而《消失的愛人》結局時,導演借助主人公之口說過,婚姻的本質就是彼此的捆綁。
是精心策劃7年,還是矛盾突然激化,我們不得而知。
只是,丹尼爾生前每天清晨都會看到的妻子,腦子里究竟在想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