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了今年第二批次住宅用地“兩集中”出讓公告。
合計出讓51宗地塊,總土地面積約351.66萬平方米,總起拍價591.71億元。預計將于10月9日-10日集中揭牌,并按相應規則陸續安排成交。
出讓公告顯示,本次競拍采取“限地價、限房價、競品質”的方式,將“競品質”作為本次“兩集中”出讓的核心目標,依據項目實際,因地制宜地設置差異化供地方案。具體可分為三類:
一是重啟地價“熔斷”。對住宅類用地設定出讓最高價,嚴格控制住宅用地溢價率不突破15%的上限。
二是開展房地聯動。明確住宅用地的房屋銷售備案價標準以其上市當月所在區域板塊新建商品住宅合同網簽成交均價作為參考。
三是以“競品質”為核心,實現開發企業“品質”和建筑產品品質的“雙提升”。一方面對開發企業綜合實力提出更高要求,在地價到達上限后,依次采取“競地價款的付款進度”、“競現房銷售的比例”、“競全裝修房屋的比例”等三種方式,優選履約能力高、資金實力強的開發企業參與項目建設。當以上三種方式競至100%時,轉而采取“評比建筑品質方案”方式,以規劃為引領,評選空間布局優、開發經驗足、建造品質好的方案,從土地供應源頭保障項目的建造品質。
億翰智庫認為,“競地價款的付款進度”主要關注的是房企資金流動性;“競現房銷售的比例”對高周轉的做法進行了致命性的打擊;“競全裝修房屋的比例”參考之前發布的精裝修修訂條例,從立項就需要明確精裝或毛坯,并且在施工、銷售、驗收全過程都會有相應的監管,這一條意味著房企全裝修比例的升高和質量的提升將成為此后的趨勢。
第二輪集中供地的“標配”禁“熔斷”拍地、限購地資金來源也在武漢競拍要求之列。
公告規定,嚴格競買準入機制。明確參加本次商品住宅用地競買企業應當具有相應的房地產開發資質。同一企業及其控股的各個公司,不得參加同一宗地的競買。
同時加強購地資金來源審查。明確競買企業股東不得違規對其提供借款、轉貸、擔保或其他相關融資便利等;購地資金不得直接或間接使用金融機構各類融資資金,不得使用房地產產業鏈上下游關聯企業借款或預付款,不得使用其他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的借款,不得使用參與競買企業控制的非房地產企業融資等。競買人必須對購地資金來源進行說明,提供相應證明并對上述要求作出承諾。
武漢還將強化企業誠信檔案管理。明確上述內容將納入土地出讓合同進行監管。后期一旦查實發現有問題的,將取消競得資格、依法收回土地、沒收競買保證金,并納入土地市場黑名單,限制其1年內參與武漢市土地競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