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總經理薪酬行業間差異縮小
從上市國企各行業總經理薪酬水平來看,在2014年有七個行業總經理平均薪酬超過或等于100萬,分別是非銀金融(180萬)、家用電器(185萬)、醫藥生物(133萬)、銀行(127萬)、計算機(107萬)、房地產(105萬)、電子(100萬),在2015年平均薪酬超過100萬的減為四個行業,分別是非銀金融(195萬)、家用電器(153萬)、計算機(105萬)、醫藥生物(101萬),在2014年的七個高薪行業中,非銀金融行業的總經理薪酬漲勢依然堅挺,其他行業均下降,銀行、電子、房地產總經理平均薪酬已降至100萬以內,以銀行業降幅最大,達60%,其次為醫藥生物,降幅24%,電子行業以20%的降幅排名第三。
在低于總經理2014年平均薪酬(76萬)的17個行業中,超過一半的行業總經理薪酬上漲,僅采掘(主要是煤炭和油氣開采)、鋼鐵、有色金屬三個業績下滑明顯的行業總經理薪酬降幅超過5%,采掘業總經理薪酬下降15%,鋼鐵下降12%,有色金屬下降7%。總經理平均薪酬漲幅最大的為紡織服裝,漲幅24.1%,其次為傳媒17.3%。
上市國企總經理薪酬行業間差異系數(各行業相比總經理薪酬最低行業農林牧漁業的系數)平均值從2014年的2.2倍縮小至2015年的2倍,上市國企總經理薪酬行業間差異縮小,和“限薪令”規定的“合理調節不同行業企業負責人之間的薪酬差距”這一政策導向是一致的。簡單的“限高”之外,國企各行業的總經理薪酬水平是否適當,薪酬結構是否合理,管理是否規范,績效獎金和任期激勵是否真的起到了激勵作用,薪酬水平與經營業績之間的關系是否合理,如何提升國企負責人薪酬的“效率”,激發國企負責人在任期內提升國有企業的經營“效率”,才是國企改革真正需要關注的課題。
上市國企總經理薪酬和業績同向變化
2015年上市公司業績漲幅整體放緩,國有企業2015年營業收入漲幅中位水平P50僅為0.1%,非國有企業為7.1%;國有企業營業利潤漲幅為0.4%,非國有企業為7%。據此看來,國有企業總經理薪酬2015年相比2014年微降或持平的趨勢和其業績增長的趨勢一致,而非國有企業以民營企業為主的總經理薪酬整體水平仍保持6%~8%的增長也和其業績7%的增速相匹配。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改革要形成國企高管薪酬與業績的聯動機制,目前上市國企總經理薪酬和業績同向變化,說明國企薪酬改革實施效果和當初的政策導向一致。
從2015年各行業總經理薪酬和業績之間的關系來看,上市國企中電子、房地產、銀行、醫藥行業的營業收入、營業利潤均為正增長,但因為其總經理薪酬均在100萬以上或接近100萬,所以總經理薪酬呈下降趨勢;紡織服裝行業業績呈下降趨勢,但總經理平均薪酬卻是增幅最高的行業。
上市國企總經理薪酬和業績相關性逐年降低
國有和非國有企業上市公司總經理薪酬整體漲幅和其業績漲幅趨勢是一致的,但具體相關性如何,我們從總經理薪酬和業績指標相關性進行了分析,業績指標選取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兩個指標,營業收入主要反映企業的營收規模,營業利潤主要反映企業的盈利情況。可以看出國有企業總經理薪酬和這兩個業績指標的相關都比較弱,和營業利潤的相關性比營業收入略高,但由于總經理薪酬和業績指標的相關性在逐年減弱,尤其是營業利潤,在2011年相關性為0.1,之后逐年下降,2015年僅為0.05,遠低于非國有企業0.35的相關性。總經理薪酬漲幅和業績漲幅的相關性均較弱,國企和利潤增幅的相關性從正弱相關發展為2015年的負弱相關,而非國有企業和營業收入增幅的相關性在2015年增強,相關系數達到0.24。
國企總經理薪酬和單一業績指標相關性減弱,一方面和經營業績考核體系中指標多元化,考核的標準更為嚴格有關;一方面和限薪也有一定關系,業績表現好的高薪行業或企業可能由于限薪的關系薪酬反而下降或持平;一方面受業績增速放緩的大環境影響,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非國有企業總經理薪酬和業績指標之間的相關性都有減弱的趨勢。
國企負責人年度薪酬主要由基本工資、績效獎金構成。通常在完成績效考核目標的情況下,績效獎金占年度薪酬的比重達到50%或更高。國企負責人薪酬改革中對經營業績考核發放做了詳細的限定,國企負責人業績考核指標體系復雜,除一般企業常用的經營業績指標外,還有像經濟增加值、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這樣的特色指標,同時要參考本行業的業績評價指標水平。國企負責人的經營業績考核體系相比民營企業更復雜,是民營企業高管薪酬和單一的業績指標相關性高于國有企業的原因之一。
“高薪”上市企業中盈利能力指標仍是付薪重要因素
上市國企總經理薪酬只有在100萬以上的樣本和營業利潤的相關性顯著,為0.24,其中上市央企為0.3,地方國企為0.23,其他維度的相關性均較弱。高薪總經理和盈利性指標相關性強,尤其是上市央企,由此看來,高薪總經理所在行業中,企業盈利能力指標仍是引導高管人員獲得價值認可的有效“指揮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