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國家旅游局組織各地價格、旅游主管部門開展了為期一年的景區門票價格專項整治工作。按照統一部署,各地積極行動,全面深入清理,采取有效措施,規范價格行為,景區價格秩序明顯好轉,門票價格上漲勢頭得到抑制,保護了旅游消費者合法權益,營造了良好旅游消費環境。
一、降低虛高價格。
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對部分重點景區的門票收入、經營成本等情況進行交叉調查,指導、督促地方降低虛高門票價格。各地價格主管部門按照現行政策規定,對近年來上調過門票價格的景區進行了全面審核、清理。各地共降低了312個調價間隔期或幅度等不符合政策規定、執行定調價程序不規范景區的門票價格,平均降幅為17.7%,其中包括5A級景區24個、4A級景區161個;對擬上調門票價格的181個景區,在專項整治期間中止了調價程序。門票價格過高過快上漲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
二、查處違法行為。
各地采取集中檢查、交叉檢查、暗訪、受理群眾投訴舉報等多種形式,強化對景區門票、景區內游覽參觀項目、交通代步服務等價格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及時查處價格違法行為。各地共查處景區價格違法案件88件,其中包括不按規定內容和方式明碼標價32件、不落實門票價格減免優惠政策15件、通過捆綁銷售變相漲價11件、擅自提高價格8件、自立項目收費5件、其它價格違法違規行為17件,共實施行政處罰2030萬元。
三、曝光典型案例。
各級價格主管部門通過召開媒體通氣會、接受媒體采訪等方式,及時向社會發布專項整治工作情況,曝光典型案例,接受社會監督。在專項整治期間,國家發展改革委通過新聞媒體曝光了河北省秦皇島市、甘肅省調整部分景區門票價格中違反國家政策規定的情況,以及秦皇島市老龍頭、“天下第一關”景區不執行政府定價、不按規定明碼標價等價格違法典型案例,對各地及景區經營者嚴格執行國家價格政策起到了警醒、震懾作用,各地景區價格秩序明顯好轉。
四、實施優惠政策。
部分地方以專項整治為契機,積極轉變旅游發展思路,探索通過景區免費開放、主動降價等方式吸引游客,促進旅游經濟轉型發展。近一年來,全國新增37個景區實行免費開放或階段性免費開放,另有35個景區主動降低了門票價格。其中,江蘇省揚州馥園、蘇州城隍廟等8個景區實行免費開放。2009年以來,廣東省累計免費開放景區已達590個,占全部實行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景區的70%以上,每年為游客節省門票支出約9億元。
五、建立懲戒機制。
各級價格、旅游主管部門進一步加強監管合作,及時交流、溝通各自發現和查處的景區嚴重違反門票價格政策情況,建立了景區質量等級評定與門票價格水平懲戒聯動機制。價格主管部門對旅游主管部門降低、取消質量等級的景區,相應下調其門票價格。旅游主管部門對違規提高門票價格的A級景區,給予警告或降低、取消質量等級的處分;其他違規提高門票價格的景區,糾正違規行為后方可參加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專項整治期間,旅游主管部門撤銷了河北秦皇島山海關等景區5A級旅游景區質量等級,當地價格主管部門相應下調了其門票價格。
六、完善監管制度。
各地創新監管方式,進一步健全了景區門票價格管理制度,細化定價規則和程序,規范經營者價格行為和政府定價行為。浙江省建立了全省A級景區(含市場調節價)門票價格信息公示制度,通過信息平臺向社會公布全省A級景區門票價格水平,并定期更新。海南省物價局報請省人大審議通過了《海南經濟特區旅游價格管理規定》,并開展了明碼標價示范景區創建活動。安徽、山西、吉林等省份價格主管部門也采取措施,進一步完善了景區門票價格管理政策。
結合專項整治工作中發現的問題,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國家旅游局指導各地區分不同類型景區和游覽服務,繼續深入推進門票價格改革,規范景區門票價格秩序,健全長效監管機制,保護旅游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旅游業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