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真的要“通”了,在拓寬資金配置渠道的同時,也對跨境監管提出了新的挑戰。
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11月25日發布聯合公告,宣布深港通下的股票交易將于2016年12月5日開始,意味著滬深港三地大市場即將正式形成。
深港通啟動后,任何符合條件的投資者,只要在滬深港三大交易所當中的任意一家交易所開設證券賬戶,都可以通過滬港通或深港通買賣其他兩家交易所的股票。
“深港通啟動,標志著境內兩大股票市場都實現了開放。”興業銀行兼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深港通還是A股納入MSCI(明晟指數)的一項必要條件,能夠為跟蹤指數進行投資的國際大規模被動型基金的全球化配置提供便利,同時表明我們仍在堅定不移地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但是過程是漸進和可控的。
相對于滬港通開通時具有的“拓荒”意義,深港通此次啟動實際也面臨很多挑戰。比如,相關領域的跨境違法案例已經出現,但兩地的跨境監管還在探索階段。不過,港交所總裁李小加日前表示,決策層在啟動深港通時取消了總額限制,其實是對這一機制下風險管控的認可和信任。
推動A股納入主流指數
深港通復制了滬港通試點取得的成功經驗,同時擴大了投資標的、交易額度、交易品種方面的空間,是境內交易所再度與香港交易所建立的連接機制,為投資者進行多樣化的跨境投資以及風險管理提供了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