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助推轉型發展,河北省唐山市財政部門充分發揮制定政策、管理資金的職能作用,結合相關部門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涉及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創新資金投入方式、下放管理權限、賦予高校等創新主體更大自主權、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等多個方面,旨在營造良好的財政政策和制度環境,不斷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全力推動全民創業創新。
一是財政科技投入“水漲船高”。
財政預算安排向科技創新傾斜,保持財政科技資金預算逐年增加。將建設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實施企業技術創新行動計劃等重大需求編入“十三五”中期財政規劃,全市各級政府新增財力和按規定可統籌使用的財政資金,可優先解決新增的科技創新資金需求。落實科技投入產出引導機制,引導基金規模與財政科技支出同步增長。同時將縣(市、區)財政科技資金安排情況列入績效考核體系,引導縣級科技投入總量穩步提升。
二是用活資金“四兩撥千斤”。
創新財政投入方式,通過“資金變基金”“間接補”“后補助”等方式,撬動天使、風投、創投、信貸、保險等社會資本,形成以財政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金融市場為支撐的多元化投入體系。擴大政府投資基金規模,力爭到2020年全市產業投資引導基金總規模達到100億元,科技風險投資基金規模達到1億元,設立總規模1億元的天使投資基金,充分發揮杠桿作用,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技術含量高的初創企業。
三是“松綁+激勵”激發科研活力。
進一步簡政放權,擴大高校、科研院所在科研項目資金、差旅會議、科研儀器設備采購等方面的管理權限。年度剩余資金可以結轉下一年度繼續使用,最終結余資金可按規定留歸承擔單位使用。取消勞務費比例限制,項目實施過程中參與項目的研究生和聘用的研究人員、科研輔助人員均可按標準開支勞務費,將項目臨時聘用人員的社會保障補助納入勞務費科目中列支。公辦高校和科研院所對所持有的科技成果自主決定轉讓或作價投資,除涉及國家安全和利益以外,無需按照國有資產管理辦法到財政部門審批或備案,所得收入全部留歸本單位。獲得的凈收益可按不低于70%獎勵研發團隊、成果完成人或科技成果轉化重要貢獻人員。
四是“真金白銀”支持高層次平臺、團隊。
鼓勵科技資源共享和科技研發平臺建設,在財政科技資金年度預算中安排科技創新資金,專項用于小微企業和優秀創新團隊購買科技服務。對向社會開放成效顯著的共享平臺給予專項補助。對新認定的國家、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分別給予專項支持。對與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成功實現重大技術轉移和重大成果轉化的企業,經認定后,按技術合同額的一定比例給予資助。全面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對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固定資產加速折舊。
五是推進“雙創”示范試點建設。
抓住財政部等五部委啟動第二批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申報工作的機遇,唐山市財政局會同市工信、科技、商務、工商等部門主動對接、積極備戰,順利通過了競爭性評審,唐山市成功入選“國家第二批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示范期為2016年至2018年,將獲得中央財政給予的6億元扶持資金,帶動地方配套資金30億元,資金主要用于為小微企業提供創業創新空間,改進對小微企業的公共服務,鼓勵地方對接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稅收優惠、科技創新等政策措施。唐山市財政局將按照試點方案安排,用足用活政策,安排好獎勵資金,推動全市科技創新邁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