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寧遠搶抓國家政策利好機遇,認真落實省市決策部署,大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精心筑造貧困群眾安居夢。全縣計劃“十三五”期間投入11.3億元,完成4891戶18832人易地扶貧搬遷。目前已選址布點21處、全部動工。
一是以靶向定位摸準搬遷對象。縣聯席辦、鄉鎮(街道)、扶貧工作隊實行“三級聯動”,推行“一進二算三看四比”工作法,嚴把易地搬遷貧困戶申請、入戶調查、民主評議、公示監督、確認審核五道關口,精準識別搬遷對象,全面準確錄入易地扶貧搬遷戶、同步搬遷戶信息,建好臺賬,確保村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人。今年共確定對38個村778戶3176人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并對居住在同一自然村的非貧困戶實施同步搬遷。
二是以分類引導推進易地搬遷。突出“四個結合”,即與“三區”建設結合,與推進新型城鎮化結合,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與培養新型農民結合。實行“五靠”安置,即靠城、靠鎮、靠園、靠村、靠路安置,全縣選址布點21處。采取集中與分散安置相結合,集中安置實行統一選址、統一規劃、統一建設,在政策單列、資金用途專一的前提下,與同步搬遷、危房改造、庫區移民、地災避險等有效結合。以工業園區為集中安置點,啟動建設2處,計劃安置376戶1504人,實現貧困戶創收脫貧與反補園區勞動力不足互促共進。以縣城和集鎮作為集中安置點,引導困難群眾從事二、三產業,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啟動建設4處,計劃安置貧困戶431戶1724人。以中心村為集中安置點同,探索“三村合一”(小康示范村、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生態文明示范村)搬遷建設,打造鄉村旅游示范點,引導農戶“退一進三”,讓農民在家創業、致富增收。
三是以準確滴灌兜住搬遷底子。對集中安置對象,通過嚴控自籌資金和限額設計的方式兜住搬遷的底,防止貧困戶在搬遷中負債更貧。集中搬遷安置戶按農村2500元/人、縣城3000元/人自籌資金,其余部分由政府在限額設計的基礎上兜底;分散安置的貧困戶按1000元/平方米補助;同步搬遷戶補助按易地扶貧搬遷戶補助總額的50%給予建房補助。搬遷用地堅持節約集約,盤活存量、用活增量,宅基地“占新騰舊”,做到耕地面積只增不減、耕地質量只升不降、農民利益只好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