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權
購房人質疑中介故意隱瞞
王原認為,他到房產中介購買二手房,就是為了交易安全,出現問題后他對房天下的服務產生質疑。王原梳理了買房的經過之后發現,購房過程中,中介的服務存在不少漏洞。
今年6月1日,北京市住建委印發《存量房房源核驗工作規范(試行)》(以下簡稱《規范》),《規范》自6月2日起正式實施。《規范》規定:未經核驗的房源信息不得對外發布。經紀機構應當保持其門店、營銷推廣渠道以及網上公示的房源信息與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官網發布的信息一致,并明確標示房源二維碼。
據記者了解,所謂房源核驗,是指即將交易的二手房,無論是個人還是通過中介,必須首先向政府部門申請核驗房源的真偽,然后才能發布并交易。此舉是為了保證二手房交易的安全,保護買賣雙方的利益,杜絕虛假的二手房房源。
該房屋的成交價格為485萬元,在房屋被查封前,王原已支付324萬元(監管),包括房屋交易定金20萬元、給房天下的中介費4萬元和為辦理過戶手續交付的近300萬元房款。
王原說,如果他事前知道房屋有“二次抵押”,是絕對不會買的。王原認為,房天下作為房產中介應該在雙方簽訂合同之前進行房屋核驗,而不是在簽訂合同之后。在發現房屋存在二次抵押的情況,應該及時告知購房者,“他們拖了將近兩個月沒告訴我,這是故意隱瞞和欺詐”。
王原和房天下工作人員的一段錄音顯示,房天下的工作人員承認,吳某曾先后兩次做房屋核驗,第一次因為用的老房產證沒有通過核驗,之后從擔保公司處取到新房本之后才通過的房屋核驗,“簽合同的時候我們也不知道房屋存在二次抵押,也是被吳某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