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認真貫徹中央和省有關政策,全面落實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措施。2015年,大同市減輕企業負擔52億元。其中:落實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全面取消涉煤基金和收費,減輕企業負擔17.2億元;擴大“營改增”改革試點,為2403戶“營改增”納稅人減稅3.8億元;落實穩定工業運行60條,為企業減負12.3億元;取消、停減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27項,為企業減負18.7億元。 2016年1-8月份,嚴格執行上述政策,減輕企業負擔30.88億元。全面推開營改增改革,6-8月份減輕企業負擔3億元。從2016年5月1日起兩年內實施的降低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率和事業保險費率,每年可減輕企業負擔1.25億元。
二、采取積極措施籌措資金解決政府拖欠企業工程款、物資采購款、保證金。改革政府投融資體制,多渠道多方式籌措資金,努力保證及時撥付工程款、物資采購款及保證金。統籌建設需求和財力可能,在2016年初預算中安排部分建設資金,優先保證政府重點項目的資金需求;積極爭取上級資金,2016年獲得地方政府新增債券24億元,重點用于安排公益性工程資本支出;努力轉變投融資方式,積極推廣ppp項目,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公共投資領域,推動資產資本化、債權股權化,多渠道多方式籌措資金解決企業工程款問題。
三、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強化融資服務,破解融資難融資貴難題。設立中小微企業融資專項資金1000萬元,用于撬動銀行信貸資金;設立中小微企業發展基金,財政出資2000萬元,吸收社會資本6000萬元;設立小額貸款保險資金2000萬元,吸收保險機構參與企業融資服務,緩解企業融資難、擔保難問題;設立融資擔保行業風險補償資金2000萬元,用于對融資擔保機構發生的代償進行補償,支持融資擔保機構拓展業務;建立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資本金補充機制,持續提升融資擔保能力。2015年為財信擔保公司補充資本金2460萬元,風險準備金105萬元。2016年為財信擔保公司補充資本金1820萬元,風險準備金105萬元;建立企業貸款風險緩釋機制,市財政為省財政“企業資金鏈應急周轉保障資金”3000萬元配套資金1000萬元,用于緩解企業還貸資金壓力,解決企業歸還貸款因“時間差”而形成的“資金短路”問題。2015年以來,財信擔保累計為全市51戶小微企業和323戶個體工商戶提供融資擔保4億多元。為47戶企業提供“企業資金鏈應急周轉保障資金”周轉使用4.08億元。
截至2016年7月底,大同市銀行業各項貸款余額1199.96億元,較年初增加13.47億元,增長1.14%。其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76.65億元,較年初增加5.18億元,增長1.91%,增速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0.77個百分點;申貸獲得率93.81%,較上年同期上升2.46個百分點;貸款戶數達到8286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