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縣以創新財政金融融合服務為抓手,強化銀企對接、加大融資力度、提高融資能力、優化融資環境等有力舉措,最大限度發揮財政金融服務平臺四兩撥千斤撬動作用,強力支撐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一是強化財政金融融合。注重拓展融資渠道,穩步推進政府購買服務、BT和PPP模式,圍繞城鎮化建設、城市污水處理、教育信息化等政府公益性項目開展政府購買服務務實操作,累計籌融各類資金7億余元支持推動富源北站站臺、縣城北片區、易地扶貧搬遷、教育信息化等公益性項目建設。
二是強化產融有效對接。不斷創新重點領域金融投融資機制,增進政、銀、企信貸合作,加大銀行和企業“一對一”、“多對一”對接力度和頻次,強化銀企雙向交流,已促成9家銀行與21家涉煤、涉農、商貿流通等中小企業成功簽約,達成戰略合作意向性貸款10.47億元。已有16家企業成功獲得信貸資金79497萬元,有力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和企業發展。
三是強化落實扶持政策。全面加大政策性貸款力度,通過以獎代補、財政貼息、信用擔保等方式,全縣銀行力爭發放貸款總額120億元、同比增長5%,充分滿足“三農”多樣化發展資金需求。拓寬信貸扶持渠道,加大信貸扶持力度,發放貼息貸款11228萬元,重點扶持貸免扶補299戶、創業擔保貸款667戶、勞動密集型小企業19戶和“兩個10萬元”微型企業450戶,吸引和撬動金融資源支持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發展,推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培育促進就業再就業。
四是強化農村融資環境。鼓勵省市金融單位到縣設立分支機構,引入“資金活水”,提升社會融資能力。目前惠農支付服務點開通192戶,覆蓋全縣161個行政村。以鄉鎮金融機構營業網點為陣地,大力推進信用村、鄉(鎮)建設,現已創建信用鄉鎮6個,評定信用村63個、信用農戶125886戶,推動產業發展和農民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