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變革與新產業革命正在重塑產業競爭力格局,要把產、學、研、用聯系起來,形成集成創新能力
9月20日晚上,奇瑞“戰略2.0”時代的首款SUV產品瑞虎7在北京上市。奇瑞提出瑞虎7的目標,是與合資汽車產品展開正面競爭。 “這是整個自主品牌必須要跨出的一步。我們必須認清現實,在技術、品質、可靠性等方面與合資品牌直接交鋒。”奇瑞汽車常務執行副總經理陳安寧說。
自主品牌汽車向合資品牌“亮劍”,底氣源于科技實力。由奇瑞上海技術中心、奇瑞總部研究院以及觀致、捷豹路虎協同的“大奇瑞”國際化團隊,構建起奇瑞2.0時代的研發體系和技術實力。在瑞虎7產品投放市場之前,奇瑞組織了大規模的新車質量調研與新車魅力指數模擬驗證,從用戶體驗的角度,對瑞虎7全面“找茬挑刺”;質量評價也與國際標準流程同步,采用德系AUDIT質量評價體系,通過38個系統、16個維度開展全方位的可靠性驗證,確保產品品質媲美合資企業同級產品。“研發好,產品質量才能好;品質日積月累,品牌才會起來,這是中國汽車工業的出路。”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說。
近年來,我省在推動產業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新技術、新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高。省經信委主任牛弩韜認為,當前,新技術變革與新產業革命形成歷史性交匯,正在重塑產業競爭力格局,制造業的生產方式、發展模式和產業生態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從產業形態看,“互聯網+”成為產業發展新常態;從創新模式看,協同創新成為產業技術創新的主流模式;從生產方式看,智能制造成為新型生產方式;從組織形態看,生產小型化、智能化、專業化成為產業組織新特征。“當今時代,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企業平臺化、員工創客化、產品定制化將大行其道,組織結構將從‘公司+員工’變成‘平臺+創客’,傳統的規模化量產模式將逐步讓位于專業化個性化定制。”
“新常態下產業轉型升級,必須緊緊依靠創新驅動。”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呂連生說,產業轉型升級是產業從價值鏈的中低端向中高端的上升過程,是產業競爭力全面提升和經濟邁上新臺階的關鍵。產業創新要把產、學、研、用聯系起來,形成集成創新能力,降低創新成本,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要強化科技同經濟對接、創新成果同產業對接、創新項目同現實生產力對接、研發人員創新勞動同其利益收入對接,形成有利于出創新成果、有利于創新成果產業化的新機制。“新一輪科技革命背景下,創新創業的成功率會高于以往時期。”
鼓勵企業技術創新、設備更新、產品出新,不斷優化企業、產業、產品結構,提高工業供給質量和效率
2013年成立空氣能項目部,2014年項目開始運營,當年就有了3500萬元銷售額,2015年增至5300萬元,今年目標是8000萬元。這是榮事達雙創中心“創客”張會軍的成績單。
“通過創新開發一個產品,啟動一個市場、創造一種消費、推動一個產業。”榮事達電子電器集團董事長潘保春說,立足智能家居全產業鏈開展“雙創”平臺建設,企業鼓勵創客大膽創新,不僅改善智能家居消費,還引導、創造了消費。自2013年以來,企業已成功孵化20個項目,去年這20個項目累計實現銷售收入3億元,今年預計突破5億元。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鼓勵企業技術創新、設備更新、產品出新,不斷優化企業、產業、產品結構,提高工業供給質量和效率。”牛弩韜說,立足我省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等產業發展技術需求,加快制造業創新體系建設,培育創建一批省級和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加強行業前沿和關鍵共性技術供給。相關產業要充分發揮我省科技資源豐富、科技人才眾多的優勢,建設科技創新高地,不斷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努力形成更多更先進的創新成果,同步把創新成果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總體而言,我省產業創新發展仍面臨不少突出矛盾和困難,企業創新的意愿、能力和環境尚有待改善。”省企業聯合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成本高企已成為困擾制造業企業擴大再生產和研發投入的最大障礙之一。要通過降成本,減輕企業在生產、流通各個環節的負擔,使其有更多精力和投入專注創新,不斷提升競爭優勢。
推動工業化、信息化深度融合,促進不同產業之間的融合創新,催生新商業模式、培育新增長點
從兩年前上市、至今售出超過2000萬只小米手環,到研發18個月、今年8月推出華米運動手表,安徽華米科技已經躋身國內可穿戴領域最有影響力的企業,目前企業估值超過10億美元。但鮮為人知的是,在華米之前,創始人黃汪曾開過三家公司,賺了很多錢,也悉數賠光。
“2009年,我們推出第一款平板電腦產品時,iPad都還沒出來。 2011年、2012年平板市場急劇下滑,前10年所有的積累都搭進去了。我們在平板上做了那么多技術創新,最后都沒什么用。一個產業不行的時候,你怎么努力都不行。”在公司瀕臨倒閉的轉折點上,黃汪決定轉向可穿戴領域,站上了發展的“風口”。從拼性價比,轉至拼服務和體驗,目前華米定位為以可穿戴產品為載體的人體數據公司,為消費者嫁接包括健康服務在內的智能服務。“到現在為止,華米也不一定說就能走到上市的那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很多的仗要打。”
“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正融入產業創新和升級的各個環節。”省經信委信息化推進處處長潘峰認為,推動工業化、信息化深度融合,促進不同產業之間的融合創新,催生出新的商業模式、培育新的增長點,而這是沒有終點的、持續的過程。隨著互聯網技術在制造業各領域環節的深入應用,空間的界限將被打破,協同創新將重構產業分工模式和價值鏈體系。
我省明確,要牢牢把握科技進步大方向,瞄準世界科技前沿領域和頂尖水平,力爭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大的突破。牢牢把握產業革命大趨勢,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把科技創新真正落到產業發展上。省有關部門正立足《中國制造2025安徽篇》確立的重點領域,著力打造集成電路、智能語音、量子通信、新型顯示、新能源汽車、機器人、航空發動機、小型燃氣輪機等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支撐安徽未來工業發展的新興產業,努力實現新舊動能的接續轉換,推動工業經濟保持中高速、邁上中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