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河北省現代服務業發展“十三五”規劃》。規劃提出,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便利化、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現代服務業的經濟增長“穩定器”和結構調整“加速器”作用持續增強,到2020年,力爭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48%左右。現代服務業增長速度高于服務業平均增長速度,現代服務業與農業、制造業融合度顯著增強,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建設取得顯著成效,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達到6000家左右,比2015年翻一番。
明確現代服務業空間布局
強化“一極”——石家莊作為京津冀現代服務業發展“第三極”。把石家莊打造成為貿易便利、業態高端、功能完善、服務京津、輻射全國的現代商貿物流中心城市,成為京津冀區域歷史文化名城和重要旅游目的地。集中布局發展金融、商貿、科技、會展、交易、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高端服務業,提升發展健康養老、文化創意、休閑旅游、信息服務等特色服務業,發揮現代服務業發展示范引領作用。
打造“一環”——環首都現代服務業集聚高地。打造商貿物流基地、金融服務基地、大數據產業基地、科技成果交易轉化基地、環首都休閑度假基地、健康養老基地、滑雪健身基地等,形成全省服務業發展高地。
隆起“一帶”——沿海現代服務業隆起帶。打造中國北方重要的大宗原材料物流基地和交易中心、國際重要的醫療健康休閑旅游目的地、濱海旅游勝地、新興高等及職業教育基地。
提升“一區”——冀中南現代服務業發展提升區。打造京津冀安全食品和優質農產品加工配送基地、農村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城市服務業改造提升示范基地。
建設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
加快傳統商貿物流轉型升級和承接京津產業轉移步伐,力爭到2020年,初步建立聯通全球、面向全國、服務京津、帶動周邊、發展自己的智慧物流服務網絡,物流效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商貿物流業成為全省重要支柱產業。社會物流總額年增7.5%,物流業增加值年增9%以上,全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率下降到17%左右,降低2個百分點。
優化商貿物流空間布局,構建環京津1小時商貿物流圈。加快建設北京批發市場轉移承接地,主動承接北京服裝、小商品、農產品、家具、建材等區域性批發市場搬遷轉移。依托布局在京津周邊農產品物流配送基地,完善冷鏈物流、加工配送服務體系,打造環京津1小時鮮活農產品物流配送圈。加快建設京唐秦、石黃兩大物流帶,開展礦山、煤炭、冶金等資源產品大宗交易。
創新商貿物流發展模式,培育壯大商貿物流企業,培育一批技術水平先進、供應鏈齊全、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型現代商貿物流企業集團。培育壯大新興商貿業態,建設一批集展示展銷、消費體驗、全球采購、國際貿易等功能于一體的大型現代商業綜合體。
培育壯大三大支柱產業
大力發展現代金融業。加強金融創新,大力發展地方金融,培育壯大金融企業,努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全力打造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到2020年,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5.5%左右。
做大做強旅游業。以開拓京津冀旅游市場為重點,積極為國內外游客提供優質服務,大力發展河北旅游業,形成“大旅游、大產業、大發展”的格局。到2020年,旅游總收入突破1萬億元,實現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強省的跨越。構建“一圈兩帶多點”京津冀大旅游格局。拓展旅游產業新領域,大力發展休閑度假旅游。依托古鎮(村落)、文化名鎮、旅游資源特色鎮,打造一批滑雪、溫泉、垂釣、探險等特色旅游休閑小鎮。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拓展農業農村休閑、觀光和體驗功能,培育一批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加快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旅游產品由觀光為主向觀光、休閑、度假并重轉變。加快實施“互聯網+”旅游,全面推進旅游信息化,建設旅游綜合服務平臺。
創新發展文化產業。充分發揮文化資源和文化傳統優勢,對接新興技術,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園區,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到2020年,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超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