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提供保障。“十二五”期間,我縣共建設9個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項目總投資1.02億元,建設面積7.2萬畝,分布在全縣8個鎮(街道)23個行政村。項目建設泵站94座、排灌渠道290公里、PE低壓管道埋設68公里、機耕路80公里(其中硬化道路57公里),大力改善了項目區農業基礎設施條件,促進土地流轉和承包經營,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提供保障。
二是推進大棚設施農業建設,助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自2012年開始,我縣每年在土地治理項目中安排大棚設施農業建設內容。目前已建成設施大棚395畝。按照每畝年800元租金計算,每年可為項目區行政村相應增加30余萬元的固定收益。大棚設施農業的建設,為項目區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和農業經營模式的轉型提升夯實了基礎,促進農業及村集體經濟的發展。
三是實行項目股權分紅,為村級集體帶來直接收益。在農業龍頭企業帶動地方產業發展試點項目和扶持“一縣一特”產業發展試點項目建設過中,首次嘗試以財政資金作為項目股權直接參與項目經營分紅。兩個項目由村經濟合作社與項目實施單位簽訂項目持股協議。項目投產后每年按項目股權保底8%分紅,相應6個村經濟合作社及農戶每年可增加近65萬元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