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來,永勝縣農業綜合開發緊緊圍繞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建設的工作主題,以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為主戰場,以筑牢農業發展基礎和穩糧增產調結構為主線,以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農業發展后勁為目標,積極向上爭取建設項目和資金,有力地了助推高原特色農業強縣進程,從2011年至2015年的5年間,永勝全縣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總投資達到17848萬元,其中,中央和省級市級財政資金投入9620萬元,自籌資金6270萬元,銀行貸款1958萬元。通過5年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的建設完成,直接受益農戶達18251戶,受益農戶增加收入總額6776.2萬元,安排農村勞動力1600人。
從2011年起,永勝縣圍繞“十二五”期間的各項目標任務,共爭取和組織實施了十八道河流域生態治理、三川鎮優質稻生產基地建設、程海鎮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程海湖流域生態經濟兼用林營建技術示范、天冬良種繁育基地建設示范、三川鎮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項目、濤源鎮優質蔬菜基地建設、1600畝九葉青花椒良種示范、500畝中藥材良種繁育示范、仙人河隧洞至程海輸水干渠工程、山區生態經濟型林業模式綜合技術示范、三川鎮優質稻基地高標準農田建設、期納鎮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年加工500噸有機核桃油新建、20000羽優質羅曼粉蛋雞養殖基地擴建、200畝無核葡萄設備栽培改建等19項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和3000畝核桃名優經濟林示范基地建設等5項由縣林業部門組織實施的建設項目,其范圍涵蓋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生態治理、農林產業化建設、畜禽養殖、經濟林示范等產業領域,通過5年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的實施,共新增灌溉面積3500畝,改善灌溉面積5.11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29100畝,年節水量575萬立方米,控制水土流失面積1.52平方千米,改良土壤8100畝,優勢農產品種植24000萬畝,培訓農民11802人次。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實施使農業基礎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促進了當地產業結構調整,項目區大春栽插時間提前5—7天,使永勝有限的水源得到了合理有效的運用;通過田間道路的建設,新增機耕作業擴大,極大方便了項目區農民進出田間作業,減少了收種時勞力投入,節約農業生產成本,同時為加速土地整合流轉,規模化開發利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土地的增值創造了有利條件;產業化部門項目概算總投資2253.70萬元,其中:財政資金1035萬元,自籌資金1218.70萬元,項目的建設,將進一步彌補了木本油料植物種植開發不足現狀,促進產業多元化開發的進程,助推高原特色農業的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