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財險公司的最新披露顯示,整體利潤縮水,近四成出現虧損,一方面是由于投資收益下滑,另一方面是由于車險承保成本太高
受到投資收益大幅下降和商業車險改革的影響,財險整體利潤大不如前。最新披露的2016年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絕大多數險企都已經發布了截至二季度末的凈利潤,其中包括63家財產險公司,當中 24家虧損,39家盈利,利潤總額79億元。
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整個產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337億元,同比下降43.5%。
也有表現相對較好的,比如在已經披露的公司中,安邦財險的凈利潤最高,達到57億元,而2015年全年的凈利潤為91.5億元。
國壽財險緊隨其后,在今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0億元,相對于去年全年22.58億元的凈利潤以及一季度5億元的凈利潤算是保持穩定。
不過財險盈利情況整體堪憂,上半年虧損險企占近半數,而即使盈利的險企,凈利潤也呈下降趨勢。在虧損險企中,諸如燕趙財產、亞太財險、中原農業等公司均呈持續性虧損,浙商財產、華海財產、信達財險等企業則是逆轉性虧損。
為什么會出現虧損的情況?為此,記者向上半年虧損嚴重的險企發出采訪,但截至發稿,只有亞太財險給予回應。
安邦盈利源于劍走偏鋒
上半年安邦財險的凈利潤達到57.13億元,已超出去年凈利潤91.53億元的一半,在已經公布的60多家產險中盈利居榜首,并遙遙領先于第二名——老大哥國壽財險5倍多。
然而安邦財險的保險業務收入并不及國壽財險等老牌財險公司。從兩家險企的公開披露信息可知,安邦財險上半年的保費收入為32億元,但凈利潤57億元。反觀國壽上半年的保費收入達302億元,但凈利潤僅為10.2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