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截至7月27日,年內拿地最積極的50大房企合計拿地6221.75億,合計建筑面積9622萬平方米,平均拿地成本為每平方米6466元。而在2015年同期,拿地平均成本只有每平方米4261元。也就是企業拿地平均成本增加高達51.8%。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介紹,房企搶地積極性大漲,寬松的貨幣政策是主要原因。在過去幾個月,整體信貸政策寬松,大部分房企發債成本明顯降低,最低甚至在3%左右。寬松的信貸貨幣政策,導致房企積極補充庫存。
另外,房企開始集中圍獵二線城市,相比2015年一線城市占比高,2016年最近幾個月,房企集中在二線城市搶地,全國地王頻繁出現。
對于未來房價預期,張大偉分析,因為超過50%的拿地成本增加,未來房價上漲預期更加強烈,而一旦房價進入調整周期,很可能房企面臨著巨大的銷售難題。與此同時,房企凈利潤也會降低。2016年一季度,6%至7%的房企凈利潤率已經是歷史最低。預計在利潤下調的情況下,將有越來越多的非專業房地產公司離開房地產領域,而房地產的競爭也將越來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