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川智慧:精耕水產業鏈,打造智慧水務領軍者
投資要點亊項:
近期我們調研了三川智慧,就公司的業務布局、經營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規劃與公司高管進行了交流。
平安觀點:
智慧水務進展速度快:公司致力于成為國內智慧水務領軍企業,做好智慧水務的核心是基礎設施與數據。通過前瞻性的研發生產多種智能水表,并先后與中國移動、華為等國內頂尖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公司積極打造水表領域龍頭企業。通過與龍江環保、京兆水表簽訂合作協議,公司迅速將智能表鋪向重點城市。我們估計公司與京兆水表合作的首批1萬只智能水表已銷售完成,公司將持續與京兆水表在智能水表與智慧水務上深入合作,共同開發北京區域大市場。
增資深圳清泉水務,供水經營管理能力得到增強:深圳清泉水務擁有先進的水凈化技術,能以較低成本實現原水高效清潔,使得供水企業在現有設計規模下的最大供水能力得到極大提升,同時提升經營效率。由于三川智慧目前已具備不錯的水務企業經營管理能力,我們認為這一舉措將進一步拉大公司與其他供水公司的競爭力差距,對公司持續開拓供水市場亦起到積極作用。
瑕不掩瑜,單年利潤下滑不改水表業務收入增長大趨勢:2015年公司收入有所下降,2016年第一季度,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利潤同比均出現較快增長,與各大區域大型水務公司的合作也促進智能水表銷量上升。我們認為,綜合考慮公司的戰略布局與市場趨勢,未來兩年是公司水表銷售的大年,收入利潤均有望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盈利預測與估值:我們預測公司2015--2017年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7.39億、8.08億、8.84億元;每股收益分別為0.15、0.17、0.19元。考慮公司主業穩健并持續深耕水產業鏈,加上公司沿著水產業鏈外延式擴張預期,我們給予公司12個月目標價7元,首次覆蓋給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水表銷售收入下滑,外延擴張速度低于預期。
易華錄:業務轉型PPP模式取得成效,政府大數據運營收益可期
央企背景的智慧交通龍頭企業,政府壓縮開支的趨勢下尋求轉型。易華錄是央企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控股子公司,目前公司業務主要有:智能交通、公共安全、智慧城市,健康養老和藍光存儲。其中,智能交通,公共安全和智慧城市是公司的三大支撐業務。2011年到2014年,公司營收一直保持較高的增速,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57.03%,凈利潤的年復合增長率則達到了29.92%。2015年增速下滑,主要原因是2014年公司增速較快,業績得到提前釋放所致。面對壓力,公司尋求轉型,并在2015年取得不錯成效。
政府大力推廣PPP模式,公司業務打開新思路。PPP建設模式可以緩解地方政府債務和財政支出壓力,因此得到加速推廣。2015年12月中旬,發改委公布了第二批PPP推介項目,總投資2.26萬億元,加上第一批次項目總投資已達到3.5萬億元。如果再加上財政部公布的兩批次示范項目,PPP總投資額超過了4萬億元。2015年10月,公司參與設立山東智慧城市PPP發展基金,以此模式建設了智慧陽信項目,并大力在全國范圍進行推廣。目前已簽訂的PPP項目意向已超過128億元,僅已確定項目將為公司每年帶來超過10億元收入。
長期受益于項目運營,政府大數據開發前景廣闊。除了項目建設的收入,SPV公司對智慧城市項目的運營也會讓公司持續受益。運營的收益分為兩塊,第一是通過智慧城市平臺搭建的準經營和經營項目實現收益,第二是通過獲得的政府大數據變現獲得收益。目前數據變現的模式是與數據運營商合作,利用合作伙伴的技術優勢將原始數據整理和脫敏,形成大數據產品。2015年公司與做大數據應用的公司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協議,彰顯了公司進軍數據運營市場的決心。
盈利預測和投資評級:我們預計2016~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9.18億元、23.19億元和28.47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98億元、2.32億元和3.00億元,按最新股本計算每股收益分別為0.54元、0.63元和0.81元,最新股價對應PE分別為48倍、41倍和31倍,首次覆蓋,給予“增持”投資評級。
股價催化劑:PPP項目簽約加速,政府大數據運營取得突破。
風險因素:業務對政府采購的依賴,PPP模式的效果無法達到預期。
盛路通信:智能駕駛啟航,打造車載智能生態鏈
公告:(1)公司全資子公司合正電子以自有資金,與唐盛強、汪海兵、唐全康、唐昌民、曾鄭剛、周明軍共同出資2600萬元設立深圳市合正視覺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合正電子出資1326萬元,占總注冊資本51%。(2)2016年4月22日,公司年報中披露合正電子將逐步推出多款車載智能終端,為車主提供全套“人·車·生活”的系統解決方案,如行車記錄儀、紅外夜視系統、360環視、高分辨率倒車后視系統、舒適進入系統、3D懸浮儀表盤、車輛遠程控制系統、智能車載空氣凈化系統等。
設立合正視覺,ADAS系統有望取得突破,智能駕駛戰略啟航。未來3~5年,ADAS系統不再局限于高端車型,將逐漸向中低端車型滲透,將成為大部分汽車的標配,市場空間廣闊。合正電子多年來持續投入ADAS研發,在智能駕駛風起時有望取得新突破。合正視覺將在算法、毫米波雷達、夜視系統等領域全力推進研發,我們預計未來合正電子的ADAS產品在功能創新,成本控制將擁有獨特優勢。
新智能車載電子產品逐步推出,打造車載智能生態鏈,迎來新業績增長點同時孕育C端用戶商業拓展空間。合正電子目前主打產品DA智能互聯系統從2009年推出以來在前裝、準前裝市場銷售累計超過35萬臺。隨著其他車載電子智能產品的逐步推出,合正電子在智能車載硬件的布局將逐步完善。未來硬件端車載電子產品配合移動設備軟件端的手機掌控系統及點嘀互聯網絡平臺,合正電子將打造出車載智能移動互聯生態系統。手機掌控系統將大大提升合正車載電子產品使用粘性,使得駕駛場景中出現越來越多的人機交互,產生出更豐富的數據,原本普通的車載硬件成為了重要的數據采集終端和互動終端。我們預計車載智能移動互聯生態系統將建立合正電子對C端用戶的聯系,從而產生后續更廣闊的商業拓展空間。
引領創新+優秀執行力是合正電子核心競爭力。作為一家以創新為生命的公司,合正電子每年將利潤的15%投入研發,擁有朝氣蓬勃的研發隊伍,研發人員占公司總人數35%。從2013年第一款DA互聯系統推出至今已經是第三代產品,2015年13.3寸iMax車機一經推出即供不應求。依靠不斷創新和優秀執行力,合正電子產品更新速度快并且領先同行業競爭者推出差異化功能或者設計,因此毛利率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未來合正將把領先優勢擴大到新產品中,持續推動公司高速發展。
投資建議:公司目前汽車電子、軍工電子兩大板塊都處于高增長時期,業績彈性較大,同時移動通信受益于華為終端出貨量增加保持穩步增長。我們預計2016~2017年公司凈利潤達到2.87億元和4.01億元。首次給予買入-A評級,6個月目標價為37.5元,請投資者重點關注。
風險提示:移動通信天線業務受到周期性影響,可能產生業績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