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適應電商對實體商業的影響,我省商貿流通企業迎難而上,創新經營,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在困境中贏得發展。
一是明確市場定位。遼寧興隆大家庭圍繞“名品折扣中心”的商業定位,創新經營,在國際名品區,建造復古典雅的室內街區,引進50余個國際一線、二線品牌,加上1000余個國內熱銷品牌,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同時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模式創新、自采自營、購物體驗、微信商城等多種營銷形式開拓市場。
二是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沈陽蘇寧云商銷售有限公司通過與第三方合作建立網絡零售平臺,加快打造實體店、網上商城、移動端的全渠道經營模式,2015年網絡銷售額達到7.16億元,占全年銷售額的44%,其中來源于移動端的銷售占網絡零售總額的30%;今年1至5月份,企業網絡銷售額達到6.4億元,同比增長139.3%,占整個銷售額的32%。
三是大力發展連鎖經營。沈陽佳美隆跳蚤市場連鎖有限公司通過完善物流配送、網上交易、微信平臺營銷等功能,大力發展社區連鎖便利店,為社區居民提供便捷服務,贏得了市場,塑造了品牌。遼寧金社裕農供銷集團有限公司依托盤錦市全市行政村,已累計建設300余家連鎖超市,目前正在積極打造城市社區連鎖便利店。
四是降低流通成本。遼寧金社裕農供銷集團有限公司總部共有配送中心2個,鄉鎮商貿中心2個,農產品基地8個,已建立以公司配送中心為支撐的縣、鄉、村多級配送模式,形成以城區店為龍頭、鄉鎮店為骨干、村級店為基礎的農村現代流通網絡。沈陽蘇寧云商銷售有限公司推廣供應鏈管理、統一配送等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公司已建設配送中心2處,總庫容52萬立方米,年配送額達到5000萬元,物流成本占總銷售額的4%。
五是加大自營商品比例。許多商貿流通企業以單一出租柜臺向自主經營轉變。2015年,沈陽大潤發商業有限公司自營商品占總銷售額的比例達到了95%。盤錦大商集團抓住中澳兩國正式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這一契機,開啟“天然飼養、建港通航、活牛進口、專業屠宰、交易配送、鮮肉專賣以及牛排餐飲連鎖”的全產業鏈運營模式,擴大了自營產品比重,提高了企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