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亳州各級財政部門全面貫徹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依法加強收入征管,強化資金統籌使用,嚴控一般性支出,集中財力促發展保民生。1-5月,全市民生支出93億元,增長29.7%,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達到86%,同比提高1.6個百分點。
一是落實政策措施,主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清理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將18項收費免征范圍擴大到所有企業和個人;創新財政資金投入方式,市級投入3000萬元設立產業引導基金,引導和帶動社會資本投入;整合專項資金1.2億元,采取“借轉補”、事后獎補等服務實體經濟。
二是統籌資金使用,保障民生工程建設。加大扶貧投入。全市地方財政收入增量的20%以上安排專項扶貧資金預算,清理盤活存量資金中可統籌使用的50%以上用于扶貧。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統一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年人均補助標準提高到45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標準提高到420元。
三是深化財政改革,促進政策落地生根。推進預算公開改革,政府預算、部門預算和“三公”經費預算全面公開。推進稅制改革,營改增試點范圍擴大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推進政府購買服務改革,將社會事務服務事項、行業管理與協調事項等納入政府購買服務。
四是加強資金監管,強化績效運用。堅持先有預算后有支出,嚴禁無預算或超預算支出。完善預算執行動態監控,推進財政資金電子化支付管理,市級國庫實撥資金和直接支付業務全部上線運行。深入開展績效評價,強化評價結果運用,將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緊密掛鉤,對績效評價差的,實行績效問責,同時減少預算撥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