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大財政投入提升社會效益。2016年該縣財政投入2000萬元打造“中國避暑勝地”,加大對旅游項目、旅游宣傳營銷、旅游規劃、行業管理等方面的投入,進一步科學制定規劃,推進旅游項目開發,加強旅游行業管理,提高區域品牌知名度。
二是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經濟效益。調整原有的旅游業產業結構,推動發展地方文化、傳統技藝、節慶活動、鄉間古道、特色美食、農業觀光、休閑娛樂;通過農旅結合,大力發展民宿產業,促進旅游產品的深度開發;通過景區開發帶動景區內農民及周邊農民收入的穩定增長,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的收入,提升經濟效益。
三是抓可持續發展提升生態效益。落實環境保護資金保障,提升生態效益,逐步規范旅游市場秩序,進一步優化旅游軟環境,打造 “宜游、宜文、宜業、宜居”的大景區,打響“尋夢菇鄉、養生慶元”縣域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