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201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統一文化考試在全市20個考區、83個考點開考,今年共有5.1萬人報名參加高考,共有641所普通高校在滬招生,其中上海市市屬普通高校安排在滬招生規模約4.75萬人。首日考試平穩進行,考場秩序井然。
據了解,本市各考區均設現場指揮部,16個區縣分管區長和所有區縣高考聯席單位負責人到崗到位。各級聯席單位全程協同保障考試平穩進行。保密部門全程指導命題、印卷、運卷等安全工作,公安系統全面全警動員,建交系統全路全點保障,電力、無線電、環保、水務、氣象等部門主動與各區、各考點對接,落實保障方案。
考試期間,副市長翁鐵慧前往市考試指揮中心進行相關部署。
高考后僅兩天就自招筆試
事實上,對于5萬余考生中的相當一部分人來說,高考只是6月“考試月”的開始。根據各校自主招生方案,“自招”考試均安排在高考之后,結果則在高考出分前公布。6月11日,也就是端午小長假的最后一天,滬上九大名校自主招生統一開考。這意味著,參加自招的考生在高考后僅可休整兩天。
從復旦大學、上海交大,以及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東華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大學等開展自招的九大高校公布的2016年自主招生簡章看,各校自招計劃人數相差十倍之多,最少的上海大學僅招20人,最多的上海交大和同濟大學均招200人。比如上海交大的計劃約占全校招生總額的5%,從筆試、面試到出結果不到兩周,集中面試預計6月16、17日在滬舉行;據此認定的人選,6月22日前公示。上海財大今年只招百人,招錄比“26:1”,定于19日完成面試,預計下旬之初出結果。
綜合評價錄取校測多在29日
今年綜合評價錄取大擴容。在復旦、上海交大去年試點基礎上,2016年增加七校。除復旦、交大綜評招生范圍和規模由教育部單獨批復外,其余高校綜評只招收上海市生源,院校招生計劃不超過本地生源計劃的20%。
在6月23日左右高考發榜后,考生根據成績對照新劃定的自主招生控制線,達線就可在自己此前報名的高校中選擇兩所,作為綜評志愿填報。預計6月27日,市教育考試院將參加綜評并符合條件的已填志愿考生,按招投比1:1.5的比例,從高分往低分開始投檔,投檔后高校及時通知入圍考生參加校測。各校將在7月3日前進行面試為主的校測,考生總成績根據高考成績(60%)、面試成績(30%)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10%)合成總分。上海財大招辦負責人透露,多數院校校測安排在29日。
即使未被綜評錄取,也不影響這部分考生參加其后各批次錄取。今年,本市普通高校招生合并本科第一、第二批次,合并后的招生批次設置包括:綜合評價錄取改革試點批、零志愿批(北大、清華)、本科藝體批、本科提前批、地方農村專項計劃批、特殊類型招生、本科普通批、高職(專科)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