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的大幅發力,卻為上述領域的活躍表現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因此,對于未來貨幣政策是否存在轉向的預期,或未來信貸投放力度會否減緩等,將會或多或少影響到這些領域的市場表現,也深刻影響到投資者資產的保值增值需求。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股市、樓市以及大宗商品先后演繹癲狂行情的背后,還是反映出一個本質性的事實,即在當前,民間資金太多,但又缺乏持續有效的保值增值渠道,資金幾乎是無處可逃。
與此同時,因實體經濟不好,市場投機資金卻更愿意瞄準更具短期賺錢效應的投資渠道。由此一來,在某一處市場領域形成持續性的賺錢效應之際,卻容易引發各類逐利資金的瘋狂涌入,進而加快了相應領域價格的上漲節奏。
顯然,對于樓市、大宗商品的癲狂表現,管理層也不會坐視不理。但是,在相關監管政策落實之后,卻容易引發一個奇怪的現象,即在資金瘋狂尋求資產保值增值渠道的同時,即使某一領域市場出現了降溫的跡象,但資金卻很快尋求到另一處的投資渠道,進而引發這一處領域的沸騰。
由此可見,在資金尋求資產保值增值意愿異常強烈的大環境下,如果不能有效解決好社會中“兩多兩少”的問題,即民間資金多,投資渠道少;中小企業多,融資渠道少”的問題,則這一現象仍